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xx县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全县土壤污染得到遏制,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暂未发现污染地块。
目前,xx县完成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xx个,涉及xx个乡镇xx个行政村。对xxxx年以来涉及居住用地和商业、学校、医疗等公共设施用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建立了地块清单,目前未发现污染地块,无“一住两公”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全县x家危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均严格落实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通过了省、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今年x—x月份,全县累计产生危险废物xxxxx.xxxx吨,累计自行利用xxxx.xx吨,委托处置xxxx.xxx吨。累计产生医疗废物xxx.xx吨,全部交由定西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中心安全处置。
尽管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些许的成绩,但是当前在土壤安全利用和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环境管理中,仍然需要面对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目前xx县的土壤污染基础调查主要依赖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土壤普查和行业土壤调查,限于资金和人力成本,调查周期长,反馈结果较慢,难以立即发现工业污染导致的表层土污染和历史遗留的尾矿库等土壤污染问题。并且土壤污染源路径较为多样,有诸如污染灌溉、酸雨和降尘等都可以造成大面积污染。工业生产排放“三废”,若不当处置,随意堆放、填埋,都会造成土壤污染。此外还有向土壤倾倒固体废物或者城市污染产业转向农村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土壤环境污染防控均形成严峻挑战。而建设用地方面,地方上的重大项目,往往用地急、建设周期紧,若用地调查不及时不到位,则可能产生各种用地安全问题。
---此处隐藏1410字,下载后查看---
二、对策及建议
一要加强基层土壤污染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为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需要制定土壤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建立土壤生态环境摸底与管理工作机制,省、市、县、乡开展多层次的排查摸底和土壤调查,达到高标准、高层次进行土壤生态环境管理目标。同时加强基层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引进人才提升人员素质,购置监测监管装备强化执法能力,提高基层的土壤污染防治监管能力,以期有效改善基层监管监测能力薄弱的现状。
二要加强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建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农业部门强化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开展全面土壤环境调查工作,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农业种植区的土壤调查,对土壤生态环境进行全覆盖的摸排,掌握土壤污染底数,确保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安全。
三是强化执法监管。应当提高土壤环境的执法工作力度,防止新施工项目造成的土壤污染,加强对各种污染物与危险物的监管,并且对周围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限期治理。全面加强对涉及土壤污染物的处理,重点禁止有毒、有害物质和高残留农药物质进入土地。尝试探索划定重点保护区域,对土壤生态环境进行集中评价,严格禁止化工生产项目进入到土地重点保护区域。
四是保障资金投入。建议省财政建立土壤生态环境的专项补助资金,鼓励生态环境部门同高校合作,提升对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引进专业的土壤生态环境的修复技术与仪器设备,构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方案,开发针对农业土壤、工业土壤采用针对性治理的方式方法。同时组建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高校设置土壤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专业,同时做好培训教育工作或进行在职教育培训,确保技术人员专业素养、教育能力等能够适应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与修复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