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范文-经验分享】例谈如何学习借鉴人民日报文章写作技法(详细分析25篇文稿)

更新时间:2022-10 来源:网友投稿

 

原作者: 雾端凝眸   来自: 学习文稿评改

《 人民日报 》( 2011年11月15日   17 版)

---此处隐藏84943字,下载后查看---

票务也闹心。刚刚新鲜体验了只需动动手指、甚至不用纸制车票便能轻松购票、刷身份证登车的快感,一些旅行计划有变的旅客便开始叫苦不迭:买票容易退票难,哪怕提前数日退票,仍然要支付高达20%的退票费;而在网上或在自动售票机上购票的乘客,还非得到始发地车站,手持身份证和银行卡才能退票,否则,一分钱都拿不回来……票务问题。

看来,对于拿到了运营里程世界第一的中国高铁而言,仅有速度远不够,还得扪心自问:异常天气的应急预案是否足够充分?应对突发情况的技术设施是否足够安全完善?一旦发生断电、晚点时,如何安抚旅客、损失共担?票务服务能否更加人性化?高铁运营的制度化安排是否做到了一丝不苟?而数量不少的、没有承受能力也不愿“被高铁”的人,他们的权利能否得到应有的尊重……从以上晚点和票务问题现象中展开论述,用疑问句指出事物本质所在:仅有速度远不够。

我们可以在短期内让火车提速,但是,服务意识、保障水准、管理制度的“提速”却未能保持同步。用肯定句明确指出问题的本质所在。铁路目前还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部门,这固然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集中资源办成大事,但也容易使铁路部门欠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服务意识,让消费者只能无奈地呼之以“铁老大”。在“铁老大”面前,旅客的弱势地位一直难以改观。深入问题内部找原因,围绕“高度集中部门”,一分为二看待,重点指出问题弊端。

其实,不管是欢呼还是抱怨,公众对高铁的强烈关注,恰恰是铁路部门最可宝贵的社会资源,也是铁路改革、改进的强大动力。辩证法,从关注中吸取积极力量。高铁投入巨大,是全国人民的心血凝成,如何让高铁成为让乘客感到安全、舒心、方便的出行方式,从“速度高铁”转向“舒适高铁”,是当下及今后需要尽快“提速”的重点。明确指出解决问题的重点。

对公众而言,已在世界领先一步发展的高铁,需要更好地以人为本,在“又好又快”方面成为表率。在“表率”上做文章,递进式,从速度快到舒适高,从速度表率到又好又快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