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期,有两件事情会经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一件令我惊醒,一件促我深思。
第一件事是军中打“老虎”行动。解放军报3月初的一篇报道称,军方有14名军级以上官员被查处。作为一名部队转业的党员干部,当然为军队的“打老虎”行动拍手叫好。然而,当我看到其中有一个熟悉的名字时,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是一位能力出众的领导干部,从机关干事到首长秘书再到现在的岗位,什么工作都能干,还干得那么出色。他还是一位关心同志、爱护部属的领导干部,曾经与他一起工作的短暂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第一时间看到他被查处的消息时,一时真让人接受不了。很显然,这与我之前感激、佩服的那个人反差太大了……
第二件事是我儿子“嫌弃”我自行车的事。为奖励儿子取得优异考试成绩,我给他买了一辆捷安特山地车。谁知有了好车的他,却对我骑着我那辆旧自行车跟着他很“嫌弃”。这让我想起我自己,也有一回“嫌弃”过老父亲的故事。20多年前老父亲把我从老家送到南京再转车去学校。当时在南京的亲戚家多停留了一天,也是找个机会在南京转转。那天中午,艳阳高照,天气十分炎热。我俩行走在中山南路的人行道上。就在这时,一辆摩托车在主干道上疾驰而过,马达发出“突突”的巨大噪声吸引着路人,也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循声望去,骑摩托车的是一个穿着背心短裤的男子,脖子上还搭着一条毛巾。就在我们看到的那一刻,因车速过快,男子脖子上的那条毛巾被风吹落到了马路上。那男子一点没有停下捡起来的意思,一加油门一溜烟,跑了。而这时我的老父亲却全然不顾马路上车来车往可能出现的危险,跨过隔离岛,俯身去捡那条掉落下来的毛巾。不知道为什么,当老父亲回到我的身边时,我却开始“嫌弃”他了,甚至不愿意与他并排走。事后,老父亲跟我解释说,他看毛巾比较新,想捡回去擦擦东西。说起这个故事,一方面想说明老父亲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人,另一方面也想说明他是个恪尽职守、严于律已的人。我的老父亲是村会计,很早他就掌管着村里“钱袋子”,一条毛巾对他来说并不稀罕。难能可贵的是他真正做到了公私分明。他当了一辈子会计,从没出现过差错不说,还从不多拿村里的一分钱,从不乱花村里一分钱,赢得了七里八乡人们的尊重。这也是他离开工作岗位时最骄傲的事。当然,现在我也理解了父亲当时的举动,那样“嫌弃”他是不应该的。
今天,将这两个不相关的事情说出来,一方面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切实感到严以律己就是从政之要,虽然我的老父亲仅仅是村里的一个会计而已。
---此处隐藏2147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句话是,会跳圈子。通俗讲,就是要有更高的站位,用更广阔的视野看待自己所处的位置或可能遭受的“委屈”、“不公”,从而防止心理失衡,导致在严以律己上被打开缺口。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心理失衡是非常危险的。翻开落马官员的忏悔录,心理失衡是共性原因之一。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张引的一番话最有代表性:看着那些老板住豪宅开好车,穿名牌出入高档会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过得何其潇洒自如!比比自己,没日没夜地加班,有时招商引资还要陪着笑脸,每个月就拿这点工资,觉得太亏了!我自感层次比他们高,文化水平又比他们高,凭什么不如他们?想想心理就失衡。我在想,他在产生这种念头的时候,如果能够跳出时间的“圈子”,把自己放到入党时、提拔前、乃至退休后去思考;如果他能够跳出空间的“圈子”,把自己辛勤付出放到徐州工作大局、江苏“两个率先”,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更大范围去衡量,或许他不会失意、不会失落、更不会失衡。这些已经在他的忏悔中得到印证。
第三句话是,善加压力。井没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用在严于律己上也一样。一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没有压力感,有权“任性”,是不可能做到严于律己的。这个压力要从两个方面去累积与感知。一个是情感的压力。这个情感就是来自己对待群众的真情实感。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更应该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头,就像习***说的那样,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然而,近来发生的一系列群死群伤事故,网络上曝光的诸多负面新闻,不少有让人心痛、心碎的感觉。我们要扪心自问,这些事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关联吗?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如果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又将如何?换位思考一下,用情感的力量倒逼自己去思考看似不相关却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增强严以律己作示范的思想自觉。另一个是时间的压力。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特别是在一定的职位上为老百姓、为基层群众做事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随着年龄的增加,我对“抓紧时间为人民多做贡献”这句话的感触越来越真切。这就要求自己从现在做起,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广大群众服务上,增强严以律己的行动自觉。
最后,我还有一个建议,大家不妨从现在开始采取一个与自己坏习惯作斗争的行动,比如每天坚持跑步或快走等,把严以律己坚持在生活中、落实在行动上。日积月累,意志品质坚定了,严以律己就有了可靠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