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委关于全面依法治市系列决策部署,市政府坚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以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为目标,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统筹谋划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坚定以***法治思想为指引,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研究谋划和部署推动,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坚持深学笃行。始终把学习贯彻***法治思想摆在突出位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及时传达学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制定贯彻措施,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法治信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常务会议学法制度,专题学习《***法治思想概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调发展法治保障等内容。严格执行宪法宣誓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崇尚法治、敬畏法律、依法办事。二是注重系统部署。高起点谋划“十四五”法治政府建设总体布局,将“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纳入“十四五”规划专章部署,制定《**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未来五年法治政府建设路线图。《政府工作报告》对法治政府建设作出具体安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召开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印发《**市人民政府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围绕强化法治创新引领、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等*个方面,部署*项重点任务。三是强化督促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研究政府立法、“放管服”改革、重点领域执法等重大问题,推动工作落地落实。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绩效目标考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扎实做好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
二、聚焦程序规范,不断完善行政决策制度机制
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断健全并严格执行行政决策制度规定,切实规范政府决策行为。一是健全决策机制。出台《**市市县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规定(试行)》,明确市县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范围、程序、要求、执行和监督等规范要求。落实公众参与程序,积极拓宽行政决策民意汇集渠道,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不断提升行政决策科学化水平。二是坚持集体决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程序规定,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将投资项目、财政资金安排等列为市政府常务会议常设议题,不断强化程序刚性约束,2021年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项,做到应审必审、依法合规。三是加强合法性审查。修订《**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合法性审查工作对保障政府依法决策的重要作用,2021年审查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件,确保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
三、围绕提质增效,深入推进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此处隐藏1844字,下载后查看---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高质量立法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高质量制度保障。一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发展和安全等重点领域,全面加强行政立法,起草、修订地方性法规草案*部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制定市政府规章*部。持续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立法协同工作。二是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充分发挥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行政立法咨询专家库等作用,在行政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公众、市场主体和专家学者等意见建议,努力形成立法共识,凝聚法治最大公约数。三是强化备案监督管理。全面加强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系统梳理涉及碳达峰碳中和、长江流域保护、外商投资等领域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确保符合宪法法律规定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市备案审查市(州)政府规章*部,行政规范性文件*件,及时纠正整改发现问题,坚决维护法制统一。
四、坚持执法为民,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水平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执法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是深化执法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意见,推动出台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条例,组建市市县三级生态环境执法机构,编制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积极推进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二是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部署开展安全生产、城镇燃气、网络乱象等专项整治,依法查处涉劳动保障、市场监管、林草保护等行政违法案件,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违法行为。三是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修订《**市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启动运行**市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平台,强化全方位、全流程监督。组织实施重点领域行政执法交叉监督检查,制定行政执法规范指引。全面启用全国统一样式执法证件,规范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五、狠抓关键环节,切实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监督
坚持把权力运行纳入法治轨道,推动构建严密法治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一是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全年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件、市政协提案*件。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相关情况并抓好审查意见研究办理。按规定向市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市政府规章*部,行政规范性文件*件。二是充分发挥司法、审计等专门监督作用。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依法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聚焦预算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医疗保险基金等领域强化审计监督,全市审计(调查)单位5154个,跟踪督促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专题听取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和投资项目监管情况汇报,强化“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三是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和督促检查。聚焦疫情防控、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全年公开各类信息*万余条。深入贯彻落实《政府督查工作条例》,全面加强政府督查工作,建立“两书一函”制度,强化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全过程跟踪问效,督促各级政府依法履职。
六、持续深化改革,着力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
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为重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推动行政权力下放。向成都市及7个区域中心城市下放或委托市级行政职权114项,赋予乡镇(街道)126项县级行政权力事项。二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出台《**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订《**市外来企业投诉处理规定》,推进公平竞争和政务失信专项整治,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强药品、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领域监管,梳理公布市(本级)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权责清单143项,对市场监管领域7个类别16个事项实行“首违不罚”。三是优化公共服务。推动156类电子证照共享应用,梳理“一件事一次办”清单201项,全市“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提升至99.2%。加快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引进高能级法律服务项目23个,法律服务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四是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制定川渝推进“放管服”改革指导性文件,发布第二批“川渝通办”事项115个,推动两批次210个“川渝通办”事项落地可办。
七、树牢底线思维,依法防范处置各类重大风险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水平。一是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指示精神,出台《**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健全完善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等方面28个专项预案、8个保障预案、20个部门预案相结合的应急预案体系,坚决防控全局性系统性重大风险。二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突出抓好重复信访治理和积案化解,常态化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试点开展政府购买人民调解服务。全面完成市级行政复议机构改革,全市受理行政复议案件7221件,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凸显。三是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全面总结“七五”普法工作,编制实施《**市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扎实开展网络安全、疫情防控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设立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日,不断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着力构建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过去一年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放管服”改革仍需向更高水平推进,地方行政立法质量有待提高,行政执法不严格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等。下一步,市政府将坚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是聚焦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深入研究谋划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二是紧扣中心大局推动立法工作提速增效,加快推进创新驱动、社会治理、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立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向基层延伸,加快构建市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四是优化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一网通办”能力,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评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等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