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体现的是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党的**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科学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正是在善治中体现了“中国之治”的显著特征与优势。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的利益维护者和根本依靠。老百姓习惯于有事找政府,政府也向来积极“有为”,无论是在制定政策、设计制度、维护秩序、伸张正义、促进和谐等方面,政府都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但主导不代表“独导”,充分调动市场、社会、其他组织及民众的力量,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之路。因此,如何准确把握政府权力边界,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社会活力的关系,对于善治而言至关重要。
由“管”到“治”,根本转变
******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管”,强
调的是通过权力管控约束的行为,对应的是权力集中;“治”,强调的是共同参与、多管齐下、寻求解决,对应的是共建共享。由“管”到“治”,体现了质的飞跃和提升,带来了一系列根本性的转变。
理念的转变。在人们的思维里,传统模式下的社会管理主要就是政府的事,甚至认为政府包揽一切,而政府以外的其他元素都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相比较而言,新的治理模式下,除了政府以外,市场、社会、个人等其他元素都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实行多方共同支配,最大限度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使得过去政府“一家”无力办好、无法办好的事情得以办得更好。这一理念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认识,也为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
角色的转变。过去人们常常认为政府在前、市场和社会在后,政府与其他主体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习惯于“我”唱主角、以“我”为主,“我”大“你”小、“我”尊“你”卑,“管控”色彩浓厚。新的体制机制下,政府与市场、社会根据不同分工各自履行相应的职责。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积极转变角色、摆正位置,充分尊重市场和社会的重要地位,坚决避免大包大揽,而是找准自身定位,在落实政策、宣传引导、优化服务、提供保障等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此处隐藏4067字,下载后查看---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快速便捷、信息互通、精准高效。比如,政府在推行政务服务过程中,要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一网、一门、一次”办理;在落实城乡低保、养老、救助等各类政策时,民政、人社、公安等部门要实行资源整合、即时共享,积极推行“一证通”,让老百姓通过一张身份证就能办理各类业务;面对人口老龄化形势,要大力构建居家机构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体系,在日间照料、康复医疗、精神文化、休闲娱乐、生活环境等各方面提供智能化服务,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要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市场化手段,既有效解决人力、物力、精力等不足的问题,又使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进一步补齐短板、优化质量、提高效率,并广泛带动社会就业,全面激发创新社会治理活力。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治理路径。以自治为基础,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健全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理事会、村(居)民监事会等自治载体,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办、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动员以村民为主的多元主体参与民主协商与决策,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以法治为保障,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大基层社会法治建设,通过法律途径
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问题,引导群众依法有序表达诉求,促进社会公平。以德治为支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熟人社会中的道德力量,通过村规民约、家风家训、道德银行、乡贤文化等软约束,养成见贤思齐的行为自觉,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美好。
材 料 君文库会员价格限时优惠中,每天更新材料,有意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