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信访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3篇

更新时间:2023-02 来源:网友投稿

一、网上信访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近年来,信访部门逐步开通了信访信息系统。然而,当前不少的基层信访工作者依然受到“一支笔、一张嘴、两条腿”传统模式的制约,对网上信访认识滞后,甚至还存在误区:有的把网上信访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有的简单地把网上信访等同于“政府上网”;更有甚者认为网上信访只是做文字游戏而已。因此,思想上没有重视。

二是工作保障,存在问题。首先是信访干部属兼职型。网上信访工作量大,必须要有专职的人员方可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然而,当前乡镇和县直部门从事网上信访的人员都是属于兼职型。平时,工作繁杂,身心疲惫,精力分散,顾此失彼,导致信件办理难以达到“及时办理不拖延、认真答复不敷衍、限期回复不失信、严格审核不草办”的工作要求。然后是信访干部能力不强。基层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较少,业

务知识、政策法规了解掌握不够全面、准确,处理基层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经验缺乏,能力不足,工作难以到位,导致部分信访人由上网变上访。再次是信访干部业务不熟。据调查,当前部分乡镇和县直部门在选配网上信访干部时,根本不考虑其是否掌握信息技术等情况,随意安排。这些干部虽善于做群众工作,对信访工作有一定的经验,但对电脑操作、系统应用等业务不够熟悉,因此,难以适应甚至不能适应新常态下的网上信访工作。最后是岗位调换随意性大。造成了部分单位或部门,网上信访设置只成摆设,系统开而不通。

三是事项办理,存在不足。首先是办理不及时。《信访条例》对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等各个工作环节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要求,但在信访事项的实际办理中,也有部门因为不作为或慢作为,致使信访人投诉的问题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回复。然后是回复不认真。对于网络信访投诉,有部分部门和单位因为怕担责任,怕答复错而采取轻描淡写、敷衍塞责的方式应付信访人。再次是质量不理想。

四是访民上网,存在困难。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限制,目前,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还是较低的。从农村网民的构成来看,青年农民是农村网民的主流。中老年农民不懂互联网知识和应用技术,他们很少会上网甚至根本不会上网,而当前上访反映诉求的主要人物

---此处隐藏12790字,下载后查看---

网上信访不能达到信访目的。一方面一些涉诉信访人对网上信访的办理流程不了解,他们认为网上信访无用,必须要见到领导,其信访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一些涉诉信访人虽然知道自己的诉求不合理,但他们却偏执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有些涉诉信访人最初确实是正当利益受损,但通过各级部门调处,其合理诉求得到了满足的同时,也使他们尝到了信访的甜头,进而继续上访,以此来获得更多利益。显然网上信访并不能使其达到牟取不合理、不合法利益的目的。

四、对策建议

1.加大网上信访宣传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网上信访宣传,通过设置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单、在信访场所咨询台宣传、电视网络媒体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网上信访的优势、操作方法及处理程序,使网上信访方式深入人心。可以村社为单位,设立网上信访代理站,帮助信访人进行网上信访。

2.规范网上信访处理程序。明确网上信访受理、转办、答复等各个流程阶段的工作制度,以确保网上信访工作高效运作、网上信访优势有效彰显。在网络平台显眼位置公示网上信访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发信须知、注意事项等内容,引导信访人依法、理性信访。在法院内部确定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网上信访的受理、转办、答复工作,以避免多方受理、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

3.

 

 

强化网上信访软硬件建设。在硬件设施方面,加大经费投入,配齐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设备,提高网上信访办理效率。在软件方面,选配一批熟练电脑、具备信访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长期从事网上信访办理工作,保持信访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连续性,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队伍业务能力,确保网上信访办理质量。

4.落实督查责任追究制度。为确保网上信访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渠道而非沦为摆设,应严格落实该项工作的督查与责任追究制度。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应定期不定期对网上信访工作进行督查,对查摆出的问题要求限期改正,对工作不力导致严重结果的办案部门和个人,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