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与朋友的儿子会面,他是一个小学生。问我怎么把作文写长?我问他,你是喜欢与恐龙骨架合影,还是喜欢与活生生的恐龙合影?朋友的儿子想了想说:“那当然是恐龙。”我问:“为什么?”他说,“一个是架子,一个是真的。”我说:“那就对了,你要把作文写长,就要把架子填满。”
把架子填满的过程,就是把文章写得有血有肉的过程,就是找材料的过程。
(一)
材料是讲话稿的基础,事关讲话稿的成型。如果说思想是灵魂,材料就是血肉。离开血肉就会魂飞魄散。傅斯年先生提出:“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东西”就是材料。
材料的说服力,是指材料具有普遍意义,能够有力地支撑观点,材料和观点做到有机统一,充分体现思想性、科学性。讲话稿的思想性依赖于材料的说服力。
---此处隐藏6660字,下载后查看---
有人对收集材料不重视,不少有用的材料一开始不注意积累,等写稿子时,感到有用了,再去找,就难以找到,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现象。积累的材料可能平时用不上,但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这个材料就没有白积累。收集有说服力的材料主要有三个途径。
一是随时注意从报纸、文件中搜集上级有关材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吃透上头。引经据典式的材料,大多数没有时间翻原著,要从报纸、杂志、文件中抄,再分门别类整理。分析式材料,更要经常阅读报纸、文件。举凡有用的讲话、文件,能剪辑剪辑,能复印复印,能记录记录,以备查用。
二要及时搜集本部门、本地产生的有关材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摸透下头。事实式材料大多数来自本地、本单位情况。要通过现场调研、参加汇报会听取情况介绍、阅读大量报纸、信息材料等各种形式,取得第一手材料。
三要有备无患地搜集、储备基础性的有关材料。要做有心人,经常积累一些与讲话稿写作有关的材料,特别是一些很有学习借鉴意义的经典性领导讲话材料,包括收集一些古今中外的精辟议论,作为形成讲话观点和进行综合分析的依据,或直接引证所用。
收集材料有三忌:一忌时断时续,不全面、不系统。二忌全凭兴趣,收集没有说服力的无用材料。三忌临时抱佛脚,实用主义地收集材料,有的甚至是片面、狭隘、歪曲事实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