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按照市级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结合机关事务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各项制度,坚持政策公开、透明,努力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使政务公开工作成为机关事务各方主体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心得体会如下:
一、提升政务服务,做实“便民”文章。
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制度学习。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明确政务信息公开范围、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程序等,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全面公开政策文件、明确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流程,按规定程序登记受理、交办承办、督办反馈和整理归档,推进办事服务公开标准化,让办事服务更透明,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二、提升创新服务,做实“为民”文章。
---此处隐藏8705字,下载后查看---
要不断培养和增强政务公开工作的敏感性和预见性,紧盯意见征集、意见采纳、政策发布、政策解读、互动解答、反馈评价等各个环节的时间线,在第一时间公布相关信息,提高信息发布效率。
三、着眼于政务公开的政治性,力求“严”。
政务公开信息代表政府形象,其内容的准确性容不得一丝马虎。任何一条不准确的信息都有可能造成群众对政策的严重误解,甚至于引发舆情事件。政务公开平台要严守阵地,提高政治意识,严格遵照审核流程,时刻紧盯安全红线,真实全面地反映政府工作,确保信息发布准确无误。
四、着眼于政务公开的便民性,力求“实”。
政务公开的信息发布不是一发了之,既要考虑群众能否快速便捷的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也要考虑群众能否读懂弄通政策文件等信息的含义,更要考虑群众能否从所发布信息中获得业务办理的得力指引。因此政务公开工作绝不能变成脱离群众的自说自话,要时刻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做到发布格式规范、内容通俗易懂、形式丰富多样,全面践行便民服务的基本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