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党员干部要弘扬新时代良好“家风”

更新时间:2023-12 来源:网友投稿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重视家风建设是中国共产D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D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身系百姓福祉、手握公共权力的D员干部,尤其是D员领导干部,坚持守正创新、赓续优良家风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维系国风社风提供了精神支撑、带动D风政风提供了道德基础、培育民风作风提供了思想保障。

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家风的主要内容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家庭风尚、生活作风。提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风不仅有着丰富内涵,还有着广阔的外延。从范围向度来讲,家风首先是一个家庭或家族自身的家风。从时间向度来讲,家风是世代相传的,是从祖辈那里继承的规则和家庭观念。从内容向度来讲,家风是一种风尚、生活作风。以家风的涵义为切入点,从“修身、治家、为学、处世”四个方面,阐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家风的主要内容。

(一)爱国崇德的修身之法1.崇尚爱国。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的重要内容,也是古圣先贤的一种理想和使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国家的理解是无数的“小家”组成国家这个“大家”,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为基础,衍生出一整套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这与“以城邦制为中心”的西方社会的“家”文化不同。因此,中国社会则在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应着家庭的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展现了中华民族仁爱、平等的人生观;第二个层面,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观;第三个层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一家、天下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这相对于西方的“狭隘民族主义”为基础的爱国是一种超越,展示了中国特有的“家国同构”的家文化传统。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南北朝著名学者颜之推的代表作《颜氏家训》中的核心观点是居家尽孝、为国尽忠。他认为在家风建设中重德行、尊教化,才能立身处世,进而治国有方。这为新时代的D员干部涵养家国情怀、天下为公的情怀,提供了思想和实践的指引。

2.崇尚修身。崇尚爱国是中华民族家风传统的使命和担当,崇尚修身是中华民族家风传统的基础支撑。儒家思想经典《大学》中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要求我们学习知识、增长见闻、淬炼心性,从而达到高度的自觉和自律。如曾国藩的家书中“日课十二条”中的核心思想,不仅是崇尚修身养性的典型例子,也向后人传递了真正维系家庭情感的秘诀不是依靠金钱与名利,而是道德素质与家庭风尚。这为新时代的D员干部立足慎独慎微、修身养性、廉洁自律等作风建设,提供了精神传承。

---此处隐藏6302字,下载后查看---

2.拓宽家风教育渠道,创设全链条育德阵地。家风具备社会自觉和政治自觉等多重优势。D员干部的好家风可以凝聚D心民心、塑造优良D风,好D风则可以带动形成好政风,改善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因此,通过各级D校开设家风教育相关课程,建设家风家训馆、家风主题博物馆等,保护家风遗产,拓宽家风教育渠道,引导D员干部自觉树立优良家风。同时,将优良家风建设融入社区文明建设,定期开展与道德讲堂、家风家训主题活动,家庭亲子阅读、婚恋指导服务、家庭风尚与社会治理互动,创设社会德育阵地,发挥群团组织作用,让家庭和学校、政府、社会共担责任,形成育人全链条。

(四)构建优良家风建设长效机制

1.完善家风的法律保障机制,将家风建设和D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D员干部优良家风建设和从严治D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既依赖于自下而上的自然理性自觉,又依赖于自上而下的他律维护。因此,需要将家风建设和D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发挥D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提高家风建设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以法律保障道德目标的实现,避免把公权力作为补偿家人的手段,压缩权力寻租空间,避免以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亲情利益化、家庭暴力化为导向的问题,实现家风建设与法律制度体系的有效契合,以良好家风推动D风政风清正、社风民风淳朴、个人作风端正。

2.促进家风传承监督机制,形成家风建设强大合力。把D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同组织与家庭相联动,将家风传承机制和监督惩戒结合起来,融入干部职务提拔、先进表彰和评估建设中,积极引导D员干部端正社会交往、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志趣,建立良好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的舆论场。建立多层级跟踪问效,完善D员领导干部廉洁家访制度,促进家庭成员互相监督,积极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形成家风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对新时代家庭关系中出现的新变化,对个人利益冲突的风险点进行严格把关,研究制定办法,将D员领导干部的家族成员合法合规的收入与利用职务影响力带来的收益划分清楚,不搞“一刀切”“一棍子打死”。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