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林业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更新时间:2023-11 来源:网友投稿

1.林长制工作提级领跑。持之以恒抓好林长制各项工作,树立标杆榜样,彰显激励县的责任担当。一是依托林长制创新森林资源管理举措,出台资源源头管理、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建立林业执法大队+乡镇林业站执法模式,抓实林业资源保护,森林督查违法图斑数量同比下降78.5%,破坏林地图斑实现“清零”;建立林长巡林“两单一函”机制,督促履职到位。县林长开展巡林50余次,整改森林督查、森林“两防”等涉林问题64个。二是开展林长制基层治理提升行动,推行林长制+重点工作模式等,走在全市前列,省、市林长制座谈会上2次作交流发言。三是理顺管理体制,稳定基层林业队伍,加强乡镇林业站能力建设,全面推行乡镇林长办(林业站)一体化模式,基层林业呈现资源管护更前沿、科技赋能更高效、产业发展更强劲的新效能,获国家林草局、省林业局充分肯定,张谷英镇林业站、杨林街镇林业站获国家林草局表彰,广西省、广东省、河南省、贵州省、青岛市等29家林业部门前来学习交流,其经验做法在省、市推介,进一步唱响了林长制“岳阳模式”品牌。2.灾害防控能力显著提升。构建“人防+技防+物防+联防”四位一体森林防火防控新机制,防控灾害能力水平明显提升。强化“人防”基础,“一长一员一队”织密防护网络。强化516名林长、342名护林员防火责任及3203名扑火队伍扑救责任,推进林长巡林常态化,护林员全时履职,三级林长打卡巡林1.68万人次;设置巡护打卡线路,护林员巡护率95%以上,上报森林防火事件143件,有效事件及时处置率达99.9%。重点山区乡镇、森林防火经营单位扑火队伍实战演练100%、参与火警火情处置率100%。县林业局组队代表全市参加省森林消防业务技能比赛,勇夺团体二等奖。强化“物防”保障,扎实推进基础能力提升两年行动。完成林火阻隔带建设123.2公里,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3869立方,超前完成首年度建设任务,省林业局高度肯定,经验做法在全省推介,益阳、怀化等地林业部门前来参观学习。强化“技防”预警,数字赋能火情监测。新增铁塔视频点10个,健全完善县、乡两级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林火监控系统,新开镇延伸到村一级,全县95%以上的森林面积全覆盖。845起违规用火行为全部在第一时间处置,引发火情的发生率降低90%以上。强化“联防”合作,建设区域性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乡与乡、村与村的协作森林防火联防、联巡、联扑机制;与市区、临湘、平江等重点地区召开联防座谈交流会议,基本形成“高效协调、优势互补”的森林防火跨区域合作机制。松材线虫病枯死松木除治率达100%,实现了发生面积、疫情小班数和病死松树数“三下降”,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效位居全市前列,荣获2022年全省松材线虫病除治质量先进单位。

3.生态潜力有效激活。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变成为经济优势和发展胜势,让林业资源不断增值增效。项目建设服务有力。统筹规范林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增加林地定额20公顷,有力推动了远大职业教育、湘佳牧业及工业园批次用地等项目落地建设;严格按照项目使用林地要求,加快推进了抽水蓄能、光伏发电、岳洲变电厂、坪费湖等重点项目选址、申报工作,进入实质审批阶段。项目争取成果丰硕。加强谋划储备、汇报衔接、跟进落实,全力争取林业领域重大项目资金支持。全年共争取中央、省级涉林项目资金4000万元,储备中央财政林业与草原项目入库、双重规划等项目,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0.9亿元。产业发展迸发生机。完成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制定出台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完成油茶新造2.32万亩、低改0.96万亩。新增省级油茶产业示范园1家,组建县级油茶产业协会,创建“巴陵籽茶油”品牌,在长湖乡扶持建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的龙头企业2家。黄精、高山茶、林菌等特色产品频出,展现了林下经济蓬勃活力。新增创建灵雾山康养基地1处。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肯定成效的同时,全县林业发展也还存在不少的困难问题。

---此处隐藏3895字,下载后查看---

1.抓实林长制主线。坚持以林长制为统领,压实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林草湿资源主体责任,健全机制、强化措施,推动林业资源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突出问题有序有效的解决。纵深推进林长制工作向“制度精细化、智能信息化、治理高效化”转变。持续加力乡镇林长办和林业站建设,做实一体运行,不断夯实基层基础。运用好巡护系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问题和隐患,强化“四员一队”管理考核,全面提升基层管护能力。

2.守好林业资源红线。一是强化林地资源监管。通过事前选址核准,事中监督管理和事后双随机抽查的方式,持续做好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林木采伐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监管,持续开展森林督查和林地保护专项行动,从源头遏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发生,突出抓好2023年度森林督查违法图斑整改销号。二是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组织开展涉林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回头看”,及时移送线索,强化信息公开,巩固深化整改成效。推进自然保护地全面监督,对经全面自查和实地核查,确定的侵占破坏自然保护地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联合有关部门快查、快处,严防问题反弹。三是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开展打击非法经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的“清风行动”,打击非法交易野生动植物资源。推广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运行机制,妥善处理致害矛盾。

3.筑牢生态安全防线。一是加强森林防火。抓好森林防火,建立“林长制+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网格定人、人员定责,森林防火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持续深入开展“宣传敲门、隐患排查、能力提升、下沉督促”四大专项行动;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生物防火隔离带100公里。建强用好“地方队”,加快乡镇、村级扑火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实战演练,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常态化用好“乡村队”,建立健全护林员考评管理机制,积极发挥全县342名护林员前哨作用,日常巡护主动防、早发现、处置早、扑灭小。二是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持续开展松材线虫病五年攻坚、检疫执法等专项行动,推动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疫区数、疫点乡镇数、疫情小班数和病死松树数“五下降”,重点拔除大云山松材线虫病疫区。强化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建立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机制,全面提升防控能力。

4.加快推进生态提质。一是森林提质。实施铁山库区等重点生态区域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退化林修复3万亩,增强生态系统的连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二是面上造林。围绕2.1万亩造林任务,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开展“四旁”造林,建设一批有县域特色的村庄小微公园、村庄绿地,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湿地修复。统筹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科研监测、科普宣教及文化建设,编制全县湿地保护规划,加强湿地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实施以东洞庭湖区域为重点的湿地保护修复工程以及湿地生态廊道的建设,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纵深推进国际湿地城市创建。

5.加快推进生态惠民。一是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积极融入乡村振兴,争取林业产业税费、用地等优惠政策,切实保障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征占用林地和林木采伐指标。加速林业转型,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努力实现林业向林业产业的经济转型。二是抓实油茶产业发展。将油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来抓,坚持新造与低改并重,通过引进公司示范造、鼓励大户带头造、大户带起农户造、发动散户多头造等途径,采取流转土地、租凭荒山及四旁造林的方式,扩大种植规模,完成新造3万亩;出台本县油茶低产改造技术标准,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分年度对原老油茶林改造到位,提高茶油产能,实施油茶低改1万亩。三是持续发展新业态。积极推进森林湿地资源三变改革,变资源为资本,盘活低产低效林,持续推进秀美国有林场、大云山国有林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健全森林保险、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生态林、天然林补偿机制,培养挖掘绿色经济发展增长点,激发产业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