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推进产业科技创新思考

更新时间:2023-12 来源:网友投稿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xx代表团审议时,寄语xx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时隔4个月,又亲临xx考察,明确要求xx“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不仅饱含了对xx发展的深切关怀,更是体现了对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殷切期盼。xx需要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撬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全局的战略支点,努力建成国际一流的现代产业发展高地、全球知名的创新要素汇聚枢纽、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全国产业创新改革和治理样板,凝聚“强富美高”新xx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动力,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提供强劲引擎。

一、立足省情,全面把握产业科技创新现状

xx作为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坚持将产业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辨识度的比较优势和现实基础。但与对xx的殷切期盼相比,与国内外创新先行区域相比,xx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产业创新水平显著提高,但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不足。xx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3%,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但全省研发投入强度不仅低于美国(3.46%)、日本(3.3%)、韩国(4.93%)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广东、浙江等兄弟省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不及广东三成。基础研究费用占比4.5%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2个百分点,与创新型国家的15%差距较大。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5G、集成电路、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等多条重点产业链安全性和稳定性亟待增强。

产业规模实力持续增强,但产业链价值链层次有待提升。xx是全国制造业门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省份之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均居全国第一,物联网、集成电路、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工智能产业处于国内第一方阵。但全省产业主要“扎堆”分布于中低端的基础原材料和中间品生产领域,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布局不足,智能终端、整机装备等产品类型欠缺,总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制造业增加值率在24%左右,低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10个百分点以上,也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创新载体能级不断提升,但重大科创载体集聚不足。xx实验室获批成为我国材料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xx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太湖实验室、生物育种xx实验室挂牌运行,xx未来网络实验设施、xx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投入运行。但xx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与产业经济规模还不匹配,目前全国已建和在建的xx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xx仅有x家,远低于xx、xx;批准筹建的xx家国家实验室中,xx仅有x家;xx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中,xx仅有x家。

---此处隐藏2684字,下载后查看---

培育高端创新主体载体,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主力军。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集聚,探索企业行业参与产业创新资源配置的可行路径,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培育具有强大创新攻关能力的“创新苏军”。高水平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xx产业重大需求,整合提升和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争取落户更多国家重大科研设施,引导和支持领军企业聚焦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载体。高能级打造平台经济,依托xx制造业优势,抢抓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风口,强化平台经济对上下游产业的双向带动和统筹整合能力,打造一批极具资源整合力、行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平台。激发总部经济活力,加快xx、xx等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大力发展研发、创意、法务、咨询、会展、培训、金融保险等服务支撑体系,集聚一批跨国公司、央企和民企龙头的全球总部、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总部。

探索产业科技创新组织形式,形成创新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强组织。探索建立市场化导向的新型科技攻关组织方式,围绕“卡脖子”和关键共性产业技术,依托行业领军企业搭建技术协同攻关组织架构和成果分享机制,逐项制定专门攻关方案,精准配置专业领域高端创新资源和政策要素,逐个分解、精准突破,着力探索构建市场化、平台化、高效化的“一技术一平台一方案一服务一保障”新型科技攻关组织体系。实施产学研深度“融合”行动,发挥全省高校基础研究扎实、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建立实体化运作、市场化运营的技术转移中心,畅通高校老师和企业研发人员的双向流通渠道,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转化。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建设适应当前科研范式深刻变革的新型研发机构,采用产业联盟、校企联盟、委托开发、共建实体等合作新模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打造紧密联合市场、创新活力踊跃、创新成果丰富的新型创新力量。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国际创新技术和要素枢纽。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空间层次,深度参与全球创新网络,支持国外高校院所来苏合作办学、设立机构、创建载体,提升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等活动的国际影响力,打造更多xx名片,提升对全球创新资源吸引和集聚能力。打造产业创新发展要素“强磁场”,聚力打造创新企业家、战略科学家和科技服务者队伍,奋力打造更高水平“人才苏军”,制定核心人才、紧缺人才库,实施“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人才政策。打造产业创新应用场景,面向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统筹公共资源和市场力量,开放打造应用新场景,推进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和迭代升级。

推进产业技术跨界融合,加快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需求激发科技创新,勇当全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优化前沿学科和专业领域布局,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开展跨学科研究创造新知识,解决前沿重大现实问题。推进数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计划,在集成电路、物联网、核心信息技术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人工智能、区块链、车联网等新兴领域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数实融合第一省”。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实施生产性服务业跨越行动,围绕数字化和绿色化等主赛道,培育一批数字化方案供应、人工智能支持、流量导入、碳排放管家、能耗管控等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制造业以产品制造为中心向以提供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

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充分激发产业创新活力的动力源。优化科技任务项目组织机制,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综合运用定向择优、联合招标、揭榜挂帅、“赛马”、股份合作等方式,推动形成需求导向明确、引领特征明显、集成反应迅速、攻坚力量完备的协同攻关体系。推进政府创新资金管理制度改革,降低高风险创新投入环节的增值保值要求。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倡导“企业出题、政府选题、高校解题、平台答题、市场打分”模式,健全科研项目后评价、第三方评价、市场评价、企业(行业专家)评价机制,探索“所有权共享、收益权让渡”的合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向研发人员倾斜。深化人才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