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出,要坚持严密D的组织体系。早在上海工作期间,就提出了区域D建理念,强调要通过构建单位D建、区域D建、行业D建互联、互补、互动的基层D建工作新格局,使D的工作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领域。区域D建就是运用区域统筹理念,以严密组织体系为目标,运用管理科学及信息技术等手段,在区域范围内统筹设置基层D组织,将多元主体纳入新的联合机制实行联建共治,实现对区域内D员队伍全覆盖统一管理的一种组织创新形式,对于国有企业集中区域范围内D建资源、最大化发挥D组织优势、高效推进项目投资建设、实现多级业务联动具有积极作用。公司是隶属中央企业的大型国有企业,于20XX年成立,专门从事城市综合开发运营专业投资。自成立以来,公司坚持以城市综合开发运营为发展主线,以区域开发和特色地产协同为基本路径,着力培育产业投资新动能,持续提升价值投资能级,短短八年时间,实施项目X个,总投资额近X亿元。近年来,公司成立两个法人子公司,分别承担生态城东部片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新城范围内总体开发投资建设、产业发展和城市运营等项目任务,为X新城区的跨越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坚持D的领导,加强D的建设,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X区域D组织创新D建组织形式,以区域D建为重点,整合D建资源,严密组织体系,在发挥D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了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公司X区域D组织推进区域D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体系,加强区域D建工作力度。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成立新的子公司进行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公司始终致力于统筹区域D建资源,创新组织形式,不断加强D的领导。首先,根据D组织建设“四同步”原则,及时成立了区域D支部,选优配强D支部书记、专职D务工作人员;其次,从区域D支部的法定地位、决策机制、具体工作机制三方面建立健全区域D支部制度体系;再次,结合项目全生命周期编制区域D建策划书,准确把握D组织建设在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核心任务和重点工作;最后,制定详细区域D建工作考核细则,将D建工作考核与公司绩效考核同为考核内容,真正实现同推进同考核。
(二)明确管理责任,健全区域D建体制机制。一是明确区域D支部参与两个法人公司治理的法定地位。子公司章程中分专门章节规定D支部建设内容,明确D支部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等事项。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选举两个公司管理层人员中符合条件的D员依照选举程序进入区域D支部委员会。二是明确区域D支部决策机制。结合两个项目具体情况,制订完善两个法人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制定“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以及管理权限分解表,明确不同主体的决策权限。同时制订区域D支部委员会议事规则、两个公司的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进一步细化明确不同主体的决策程序。三是明确区域D支部D建工作机制。根据公司基层D支部标准化工作手册,制订相应的区域D支部工作细则、D风廉政建设实施细则等系列配套工作制度。
(三)加强队伍建设,强化D建引领作用。区域D支部始终致力于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提升D员队伍整体素质、培育青年后备力量、激发团队活力等,不断彰显D建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强化班子建设,发挥“头雁”功能。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规范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努力提升班子成员决策能力,在严格落实班子决策程序的同时,着力加强班子成员履职能力提升,不断提升科学决策的能力水平。二是实施D员积分制管理,提升D员队伍整体素质。以积分形式激发D员内生动力,积极参加常规性学习教育,主动承担重点工作,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建立D支部“学习大讲堂”,不定期组织内部分享培训会,全面提升D员个人综合素质。三是整合区域内青年人才资源,加强青年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制定青年骨干人员专项提升方案,通过青年岗位练兵、导师传帮带、多项目多岗位锻炼等方式,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成长,打造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四是全面落实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员工队伍活力。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制定系列配套管理办法并进行全面宣讲贯彻,让“价值创造”理念深入员工内心,进一步激发团队活力。
(四)服务中心工作,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一是统筹内外资源,凝聚项目合力。区域D支部从推动项目落实出发,对外建立与项目合作方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互通项目进展情况,对内建立项目落实工作机制,制定项目管理及考核实施办法,全面推动项目顺利实施。二是打造“三大平台”,推动项目有序进展。为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干事氛围,着力打造“D员示范岗”平台;为解决基层安全管理问题,着力打造“D建+网格化”管理平台,联动各参建方D组织,科学设置网格,打通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为落实重点项目推进,着力打造“书记项目平台”,书记亲自主抓重点项目,有效推进产业区域发展和新兴业务落地。三是重视宣传工作,提升品牌影响力。区域D支部汇集项目各参建方D建宣传力量,定期组织召开D建宣传工作例会,共同发掘D建工作亮点,着力发出公司“好声音”,讲好公司“好故事”。
---此处隐藏2118字,下载后查看---
三、国有企业推进区域D建工作的改革路径
(一)厘清区域D组织与各法人股东会、董事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权责关系。一是明确区域D组织与各企业治理机构的关系。股东会是企业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企业经营决策机构,经营管理者是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机构。D组织在企业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重点是保证企业决策行为的方向正确,保证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不能直接代替董事会的决策,不直接影响决策的具体内容。二是明确区域D组织参与企业治理的法定路径。区域D组织参与各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应有规定的合法程序,各法人公司在章程中应明确规定D组织的设置、人员组成、职责范围、运行机制等,并同步制定相匹配的“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议事规则和股东会、董事会、支部委员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明确各主体决策权限,制定决策清单。三是明确区域D组织与行政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交叉任职”能有效提高企业管理的综合效益,区域内各法人公司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时,要主动遵循《公司法》和D章等相关规定,让区域D组织的主要成员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规定进入公司行政领导班子,同时让公司行政班子成员根据D组织选举制度相关规定进入D组织委员会。
(二)选育培养高素质的区域D建人才队伍。一是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企业D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全国国有企业D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D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开创国有企业D的建设新局面。国有企业D建工作做得好不好、D组织作用发挥强不强,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二是从岗位配置上抓好区域D建人才的能力培训。区域D组织参与治理的法人单位多,业态丰富,要求具有一支既能懂项目运营,又能从事D的建设、开展思想工作的复合型D建人才队伍。对D务政工人才进行培训时,应尽可能实行双重培训,在大力提升其政工素质的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安排其参与企业内部其它业务部门的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其参与业务部门有关岗位的轮岗交流,提升其立足项目全局从事区域D建工作的能力。三是从考核激励上推动区域D建人才的自我提升。D务政工干部接受D组织和劳动合同主体法人的双重管理,从事区域D建具体工作,法人公司要对D务政工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在绩效考核、薪酬分配、职级晋升等方面保持一视同仁态度,绩效考核方面注重质与量的结合,薪酬分配方面以“价值创造”为根本遵循,职级晋升方面严格落实“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原则,充分调动D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区域D建工作活力。一是创新区域D建工作新思路。区域D组织要从工作机制上彻底摆脱被动工作状态,从成立初期就应该主动加强调研学习,努力做好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工作,在坚持贯彻D的路线方针政策基础上,结合项目运营全生命周期,制定整个项目运营全过程的D建工作计划,真正发挥D组织在企业中的领导核心和核心作用。二是搭建区域D建工作新平台。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区域D建共建联建优势,挖掘整合现有资源,积极搭建新型组织平台、制度平台、管理平台,既要加强对区域内各参与主体的D员的管理与服务,又要加强与区域内其它领域D建的互联互动,实现区域D建工作的全覆盖。三是运用区域D建工作新方法。区域D组织要针对信息化网络化普及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依托新媒体,发展“智慧D建”,努力打造数字化信息化D建工作新局面。要充分运用多元化载体,如AAA群、公众号、微课堂、“学习强国”等推行区域D建工作,既可加强企业区域D建工作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强化D员教育管理,又能有效吸引年轻D员的注意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区域D建工作中来,激发广大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四)统筹区域资源提升D建引领企业发展成效。一是以发挥平台功能为重点争取企业发展资源。区域D组织以搭建工作交流平台为重点,立足“区域深耕、企业发展”思路,借助高端商务对接的机会,统筹吸纳更多政府、社会、媒体资源,解决项目难题,推动项目高效运转。二是以创建D建品牌为中心凝聚企业精神力量。区域D组织应打破原有利益界限和行业壁垒,协调区域内各项目多方利益主体,以D建联建的方式,创建D建工作品牌。通过设立区域D员活动室、定期开展区域书记例会、运用“D建交流、资源整合、优化服务”一体化联动工作模式等,推动区域D建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发展,形成“思想成果共享、优质服务共推”的区域D建工作新格局,真正做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三是以D建交流互动为手段提升企业治理成效。各项目主体可以轮流组织开展项目参观、专题研讨、读书会、活动竞赛、成果展示等基础D建活动,既能加强区域D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增强区域D建的活动吸引力,帮助各项目主体在整个区域内展现各自特色,又能帮助区域内D员深入了解各项目主体业务情况,增进D员同事间的交流,养成日常工作配合默契的习惯,降低工作交流成本,共同提高公司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