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员”听说过吗?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第三批21个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H省G县“‘村务员’,巧织乡村公共服务‘网’”榜上有名。日前,记者走进该县龙溪村这个全县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倾听村务员们的故事。
傍晚时分,龙溪苗圃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三三两两走在放学路上,村务员老吴迎面走来,叮嘱孩子们留心脚下、注意安全。这条林间小路是老吴的岗位责任区,交通安全、卫生状况是他巡查的重点,早晚往返好几趟,“村务员履职以来,孩子们上学安全多了。”龙溪苗圃希望小学的方老师说,学校建在山腰处,每逢下大雨,雨水顺山势沿路面淌下来,在校门口进进出出,鞋子往往被浸湿。今夏的一天,方老师上班途中突遇暴雨,一路走来,他发现校门口的过水量比以往小了许多,仔细一看,路面多出了两条细长的水槽,雨水顺着水槽注入路边排水沟。有同事告诉方老师,水槽是由村务员老吴提议修建的,“事情有人干、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村里有了村务员,就是不一样样!”方老师感慨万分。
今年6月底,村民吴大姐和李大娘发生了争吵。原来,两家的梯田相邻,吴家田在上,李家田在下,多年来共用一处水源,吴家田埂上开个小口,水便流到李家田里。当时正处于水稻抽穗期,天旱多日,吴大姐担心自家稻田缺水,就堵住了田埂上的出水口。李大娘一看急了,拿起锄头就奔向田埂,吴大姐自然不肯退让。村务员老蔡是种田30多年的“老把式”。得知情况后,踩着田到吴家的梯田里探了探水深,心平气和地道出了自己的看法:“稻田里不能缺水,但水多了也容易滋生害虫,不利于水稻生长。稻田水深保持三指左右最好,你家稻田水过深了。”听了“老把式”的话,吴大姐的态度缓和下来,主动用锄头在田埂上挖开一个豁口,水哗啦啦地流进了李大娘家稻田,两家的矛盾也“顺水”而解。“村务员熟乡情、接地气,在处理乡村问题的时候往往能‘四两拨千斤’,是村情民意的‘第一触角’,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龙溪村驻村第一书记小郭说。
材料2
---此处隐藏15719字,下载后查看---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2)结合给定资料但不拘于给定资料;
(3)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有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