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建设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 来源:网友投稿

我县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建立了以县疾控中心为龙头,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为骨干,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各医疗卫生单位成立了以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公共卫生科或院感科,配备了专兼职公共卫生人员。各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也相应承担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职责。我县公共卫生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健全,面对今年重大新冠肺炎疫情,医卫系统、县级部门、乡镇、村(社区)在县委县府的坚强领导下,讲政治、讲奉献,克服重重困难,控制住了疫情,最大限度维护了XX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一)健全工作机制。一是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健全。重点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等防治措施和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传染病防治信息通报、联席会议、联合监测、协同防控、资源共享、社会宣传等一系列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二是社会参与机制不断完善。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深入开展,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得以大力倡导。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得到较好处理。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家咨询和综合干预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传染病防治的法制教育和预防传染病的科普知识宣传,不断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三是重大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健全。县政府成立的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县重传办”)设在县卫健局,落实专人承担其日常工作;县重传办及时收集我县防控工作信息,根据疫情形势适时提出防控工作策略和建议,并组织开展对各成员单位的工作协调、信息交流、督查考核,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研究制定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规划、实施方案、应急预案。

(二)提升工作能力。一是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建立起“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疫情监测网络,医疗卫生健康机构法定传染病实时网络直报率达到100%。二是重大突发疫情应对能力提高。加强应急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完善应急协调机制和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建立一套涵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卫生应急预案,做到收集上报信息及时、分析研判准确、防控措施得力、应急处置到位。三是医疗救援能力增强。组建救治、卫生防疫、心理援助等各类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共3支83名专家队伍,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高效应对处置。加强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早诊早治能力,传染病医疗救治水平逐步提高。四是财政保障力度加大。近两年政府安排财政先后拨付防控经费400余万元用于各项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专项经费,有效保障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严格工作措施。一是依法强化计划免疫,从接种资质认证、加强疫苗和安全注射管理入手,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和接种信息网络管理,全面提高疫苗有效接种质量和接种率,全县儿童建卡率达100%,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达98%以上。二是严格执行结核病治疗归口管理,加强新型服务体系建设,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措施得到落实,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防控工作规范开展,全县传染病网络报告率和报告及时率均达到100%,无迟报、漏报。三是各医疗卫生健康单位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不断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上升,达到XX市平均标准。

---此处隐藏2908字,下载后查看---

三、建议意见

(一)进一步完善我县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由卫健局牵头,结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预防控制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县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平战结合,平时侧重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作必要的物质技能储备;战时启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疾病。该体系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由疾控中心牵头,社区服务中心、镇乡卫生院参与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负责公共卫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指导传染源隔离,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及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二是由县卫健局牵头,县级医院、镇乡卫生院参与的医疗救治体系,负责公共卫生疾病早期发现隔离、严防院感、医疗救治,建立传染病医院,县级医院应设置相对独立的可转换传染病病区,平时用于普通病人,战时迅速扩充成传染病救治病区,救治过程中提倡中西医并用;三是由县委、县府领导,镇乡、社区、村参与的群防群治防控组织体系,负责辖区群众的教育培训、应急演练,建立属地、部门、单位、个人责任明确的防控网络;四是由县政府牵头,卫健、财政、公安、交通、工信、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参与的应急保障体系,平时做好必要的物质技术储备,战时按应急预案启动维护人民生产生活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大财政专项投入,确保准备充分,保障到位。一是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平战结合的思路完善并确定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配备和经费保障,实现老旧应急设备逐渐更新换代,保障基础物资充足。提升疾控中心卫生检验、监测能力,特别是病毒核酸检测、中毒致病因子检测、职业病防治监测等能力。建议将县疾控中心的人员工资、目标绩效、工作经费参照县级医疗单位标准全额纳入预算,加大县疾控中心二次分配权限,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在目前工作任务量大、人员偏少的情况下,充分挖掘职工潜力,确保工作质量,以促进全县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面提质增效。二是信息保障。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疾控信息互通机制,使基层疾控能较快了解到重大事件最新动态,为预警和风险评估提供依据。三是人员保障。建议按常住人口万分之1.0~1.2的比例配齐县疾控中心的人员编制,逐步将镇乡从事公共卫生的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激励机制,确保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保质保量开展。

(三)加大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力度。一是要加大公共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力度,使人人知法守法,自觉履行疾病预防控制相关责任;二是加大公共卫生知识教育,卫健局、疾控中心、镇乡卫生院要对县级部门、镇乡、村社区、学校有计划的培训,增加抗击公共卫生疾病的知识储备;三是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四)充分利用国家公共卫生疾病防控政策,加强对上争取。切实把握新冠疾病防控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国家公共卫生疾病防控现有政策,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建议由县卫健局牵头,组织县级相关公共卫生医疗、疾病防控等单位研究、推荐、包装一批重点在建、拟建项目进行申报,最大限度争取国家、省、市政策和资金支持,有效提升我县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