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方面的建议

更新时间:2024-08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全县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开展示范村创建为指引,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抓手,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镇医疗次中心建设,高度重视公共卫生服务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统筹推进大病专项救治、慢病签约服务、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帮扶政策落实,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管理大病患者××人,大病患者救治率××,慢四病××人,签约服务率××,县域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国家基本公卫项目落实作为乡村振兴健康帮扶政策中的关键举措,服务类别现已逐年增加到14类55项,服务内容相对繁杂,服务工作日益繁重,伴随城镇化水平不断加深,人口分布逐渐呈现区域化、集中化,镇村两级医疗机构作为城镇居民防病控疫第一道防线,坚守的是全民健康的“生命线”,但目前全县普遍存在镇村两级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弱,导致健康帮扶政策落实精准化水平不高,群众获得感不强等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镇村两级公共卫生人员结构不够合理,人员不够稳定。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数量整体较少,专业人员相对缺乏,绝大部分人员存在一人多岗、身兼多职、“难招录、易流失”的情况。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严重,60岁及以上工作人员占比偏高,对新知识、新政策学习掌握能力不足,工作方式方法陈旧、创新意识缺乏,服务质量和水平与群众健康需求差距较大。

二是镇村两级公共卫生从业者存在知识与技能短板。目前大多数兼职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护理、临床人员缺乏基础公共卫生知识的学习条件和氛围,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又缺乏基本的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

三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设施落后,公卫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同样的数据常常存在“多头报”“重复报”的问题,数据共享现实难题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卫生工作的效益和质量。

---此处隐藏919字,下载后查看---

建议:

一、建议加强镇村两级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配备。重新核定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编制,探索建立编制“周转池”,实现编制资源统筹管理。积极面向社会尽快招录相关专业技术人才,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才紧缺、骨干人员老龄化问题,形成一支人员稳定而又结构合理的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队伍。

二、建议加大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的培训、培养力度。在面向社会招录优秀公共卫生人才的基础上,对在岗工作人员要通过专业培训、外出学习、实操训练、基层锻炼等方式,提高基层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同时要注重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兼职公卫人员的队伍稳定和业务培训工作,以承担本区域公共卫生健康与疾病预防控制的重任。鼓励高职院校与医疗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进行合作,利用好定向医学生培养制度,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量身定制培养既懂预防医学又懂临床医学的复合型人才。

三、持续深化镇村两级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以“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抓手,不断加快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进程,通过中省设计、市级招标、县级购买、镇村使用的方式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全覆盖,各级各类健康信息实现共建共享,帮助群众实现健康自我管理。探索建立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逐步实现区域内重大传染病报告“智能化”,让大数据为疫情预警,为健康护航。

四、不断优化基层医疗机构公卫人员薪酬管理制度。结合“两个允许”的原则,参照疾控机构卫生防疫津贴标准,逐步兑现基层医疗机构公卫人员津贴福利,进一步激发广大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与重大疾病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为优秀人才提供合理的发展平台,彻底消除其后顾之忧,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方面的建议.doc》
   推荐度:
一键复制下载本篇下载全站
 登录  注册 

5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199元/无限下载
1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89元/无限下载
终身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279元/无限下载
单篇下载
单次下载
8.9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限网站充值用户

点卡激活的用户,点击这里联系客服找回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