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廉洁文化是人们在实践中长期形成的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行为规范、价值理念和思想意识的总和。根据文化的构成,可以将廉洁文化分为精神内核底层、规则制度中层、器物表层三个方面,其中精神内核底层起着根本性作用。廉洁文化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GCD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底蕴支撑,更是一体推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基础性工程。要维护好党、政府、社会风清气正的生动局面,就必须从历史中总结经验,进而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基于此,重新回顾审视中国GCD领导廉洁文化建设的百余年历程,在总结经验中把握廉洁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充分领会其所内含的价值意蕴,对于纵深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而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中国GCD廉洁文化建设的历史脉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廉洁文化是塑造马克思主义政党灵魂、树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廉洁形象的重要因素。中国GCD是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卓越典范,自成立之日起就不断推动廉洁文化建设,不仅取得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巨大成就,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GCD勇于自我革命的巨大勇气和善于保持清正廉洁的强大能力。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廉洁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
---此处隐藏10569字,下载后查看---
如果说“廉政文化”的目的侧重于规范党员干部权力使用的话,那么“廉洁文化”则是侧重于对党、国家、社会的广泛性要求,更有助于人民修养的提高和民族品格的塑造。对于党和国家来说,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为政清廉、廉洁奉公;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廉洁文化建设则有助于形成廉荣贪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一,廉洁文化建设是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的时代要求。要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就必须提高廉洁文化在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中的比重。只有让廉洁文化在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推动廉洁理念外化为人民群众的外在行动,从而形成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文化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跃升,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特别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不断健全廉洁文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廉洁文化产品的创造与供给,拓展廉洁文化的传播手段与途径,为人民群众提供享有廉洁文化的平台与机遇,从而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加速推动廉荣贪耻社会氛围的形成。
第二,廉洁文化建设是端正社会价值理念的内在需要。社会价值理念指的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社会成员的思维范式和行为范式,包括对社会事件的认知角度和评判标准,是维系社会稳定运行的精神纽带。在我国,起到维系社会稳定发展纽带作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丧失凝聚力和向心力。廉洁文化所倡导的清白为人、正直做事、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内含的文明、平等、公正等因素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深刻彰显了文化与价值观的辩证关系。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廉洁宣传和廉洁教育,使廉洁公正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人民群众广泛认同的社会共识,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进而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廉洁文化建设是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重要手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相一致。”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最主要的特征是社会性,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其行为举止构成了人类社会特有的客观环境。因而,要想构建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首先要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举止。消极腐败行为的产生和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的交互作用密不可分,社会环境就是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在交流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由此可见,要改造社会环境,就要从改造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的思维范式和行为范式出发,运用廉洁文化的价值导向、批判净化功能,从主观和客观双重维度推动主体和客体形成清白为人、廉洁处事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将消极腐败的苗头与倾向扼杀在“摇篮”之内,以达成全社会不想腐的最终目标。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