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长在2024年县级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4-08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目标任务。当前阶段,**省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由全面建成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预算绩效管理进入了新阶段,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求突破。全面实施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被**省委列为30项共性改革任务之一,**县对省、市部署的改革任务,一直争取先行先试,做改革的“试验田”“马前卒”,努力走在前列,积极探索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模式”。为进一步从进度和质量两方面加力,强化部门支出的成本管控意识,细化项目绩效目标的成本指标,优化财政资金使用结构,确保成本绩效管理改革落到实处,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征途中,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更是一项具有深远政治意义的战略性任务。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其重要性,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此处隐藏5415字,下载后查看---

(一)完善监督检查约束机制。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健全财政内部检查和外部审计约束机制。将县直部门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和应用情况、全过程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在财政内部监督检查的基础上纳入审计监督范围,并公开审计信息,持续推动成本绩效管理深入开展,增强监督工作综合质效。

(二)形成全过程绩效闭环管理。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全过程中深植成本理念。一是项目入库分析成本。对成本构成和测算依据进行充分论证,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预算编制细化成本,从总成本、分项成本、单位成本三个层面科学设置成本指标和绩效目标。二是预算执行控制成本。结合绩效运行监控,财政部门将成本控制纳入资金绩效重点监控范围,对发现资金支出超范围、成本管控不到位以及支出进度异常的,及时采取预警管控措施,纠正偏离成本控制目标的行为,促进成本支出与绩效目标相匹配,必要时调整预算安排,达到节约财政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三是预算完成评价成本。预算执行结束后,将成本支出和控制情况纳入项目绩效评价范围,查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节约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意见建议,将绩效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形成成本绩效管理闭环。

(三)建立统一的核定成本口径。目前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成本预算的核定方法和路径缺乏统一的口径及标准,各类资金情况不一,少数预算项目由于没有明确的核算标准,并且以往年度与预算项目产出效益相关的数据、材料较难获得,所以成本绩效工作的重点就是通过建立标准的成本核定方法,进一步提升核定定额标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四)整合会计监督和绩效管理力量。通过整合会计监督和绩效管理力量,实现优势互补,成本绩效分析侧重关注某一行业运行成本范围、成本结构、核算方法、质量标准、目标效果等内容,并结合“过紧日子”“提质增效”的要求,以监督促管理,向资金要绩效。会计监督为成本绩效分析全程护航,成本绩效分析为会计监督提质扩面,两者融合发展,各有侧重,互相补充,打好“组合拳”,弥补机构改革后县区会计监督力量薄弱的缺陷,充分发挥“监督+绩效”的联动效应。

同志们,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