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委书记在全省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更新时间:2024-11 来源:网友投稿

---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一、夯实阵地基础,优化文明乡村设施“稳根基”。我村积极适应新时代社会治理需求,把“党建引领”模式有机融入文明创建、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中,不断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力度,实施了法治广场地面硬化项目和半圆广场翻新项目,其中法治广场硬化路面884平方米,半圆广场翻新2244平方米。落实了人工湖围栏翻新、凉亭维修项目。坚持基层党建品牌化,持续做好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助农、扶老等志愿服务20余次,开展法律宣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宣讲活动30余场次。成立了干部职工突击队、萤火虫志愿者服务团队、青年电商创业团队三支队伍,为乡风文明注入持续动能。

二、打造亮点特色,优化实践活动制度“添新意”。把传统资源和现代化治理手段相结合,积极为文明实践工作搭建平台,创新推广“七单”工作法,即多渠道“点单”、全方位“接单”、加速度“派单”、实打实“买单”、零距离“访单”、多形式“晒单”、重实效“评单”,通过入户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掌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迅速确定接单主体,制定解决方案,明确完成时限,跟进工作进展,保证群众问题快速、高效解决。履行以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网络反馈等多形式回访机制,由服务对象评价订单。开通满意度调查表、口头评价、AAA公众号评论、私信等反馈渠道。“七单”工作法实行以来,已深入群众家里征求意见150余次,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4次,开展办实事征求意见开放日5次,发放征求意见表490余份,为群众办实事42件。

三、活用宣传媒体,优化宣传方式方法“增活力”。为持续深挖传统媒介潜力,提高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覆盖率,利用乡村大喇叭,开设以问答、讲故事为主要形式的“声入人心”广播节目,使群众与节目产生密切联系,让党的政策更好地在乡村生根发芽。乡村广播的创新做法,被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主流媒体关注推广刊发。坚持传统媒介和开发新媒体相结合,创建“福地x”视频号,刊播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乡村小剧场”系列短剧,紧密围绕让村民“愿意听、听得懂、能领会”这一重点要求,采用寓教于“戏”的形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高额彩礼、炫富攀比等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争做树立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截至目前,乡村小剧场共上传5集,播放总量2万余次,成为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抓手。

四、改善村容村貌,优化人居环境卫生“提效能”。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突破口”,开展春季“清脏治乱、提档升级”大会战,联合包保单位县住建局、农场管理区等单位广泛开展生活垃圾治理,乡村绿化,楼道清洁等文明实践活动,汇聚合力治理乡村环境脏乱差现象,使村容村貌得到有序改善。截至目前共出动大型清理机械包含垃圾转运车、钩机挖掘机、装载机铲车32台,出动人力176人,清理大型垃圾点位56余处,清理垃圾360立方米,清理村内道路16条,累计清理路面37公里。开展春季植树和乡村美化香化工程,栽植榆叶梅1200余株、百日草花海1.3公顷。把文化墙作为人居环境提升的“小切口”,在乡村显著位置,绘制红心向党、民族团结、邻里互爱、爱国教育等主题墙体画483平方米,着力解决乡村治理突出问题,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

下一步,我乡将持续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引领全乡人民共同绘制乡村文明繁荣的新画卷,让乡村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