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财政系统的基层党员,通过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我有了诸多深刻的体会。
一、洞察财税改革的难点
(一)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不均衡。当前,部分地区财政过度依赖单一税源的问题较为突出,如土地出让金。过去xx年中,部分中小城市财政收入中土地出让金占比高达xx%以上。这种过度依赖使得地方财政在房地产市场波动时极易受到冲击,稳定性严重不足。同时,税收种类分布不合理,一些地方缺乏稳定增长的主体税种,导致税收收入增长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这不仅限制了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能力,也对地方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二)央地财政关系协调难度大。中央与地方在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上不够清晰,部分地方承担过多支出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在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中,地方往往需要承担大量配套资金,而中央资金支持有时不能及时到位或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这不仅给地方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也影响了项目的推进速度和质量。此外,税收收入划分比例也需进一步优化,部分地方财政收入占比较低,影响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财政自给能力,不利于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三)税收征管效率有待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迅速到来,税收征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传统征管模式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信息不对称、征管手段落后等问题导致税收流失风险显著增加。在新兴领域如电商、共享经济中,部分企业和个人利用监管漏洞逃避纳税的现象时有发生。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使得税务部门在获取纳税人的相关信息时存在困难,严重影响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税收征管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对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威慑。
---此处隐藏1790字,下载后查看---
三、在基层财政工作中的践行
(一)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在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进行操作,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跟踪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例如,在项目资金的管理中,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预算编制、资金拨付、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项目资金能够按照计划顺利实施。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建立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方面,加强财政部门内部的审计和监督,定期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外部监督方面,积极接受人大、审计、社会公众等的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贴息、担保、奖励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积极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强对减税降费政策的宣传和解读,通过举办政策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在线咨询等方式,确保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优惠。加强对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
(三)推进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完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强对预算项目的前期论证和评估,充分考虑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效益性,合理确定预算项目的支出标准和规模。运用零基预算、绩效预算等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水平。加强预算执行的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调整。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的监控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控制预算调整的范围和程序,确需调整的,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批,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展望财税改革的未来。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随着财税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地方财政收入结构将更加优化,央地财政关系将更加协调,税收征管效率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将得到进一步显著提升。作为基层党员,将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于财税改革的各项工作中,为财税改革的顺利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不懈奋斗。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财税改革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可靠的财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