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近年来,**县文联深入挖掘运河文化资源,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用一台台精彩演出、一堂堂生动讲课、一场场现场创作,全面激活运河文化基因,让千年运河文脉浸润百姓美好生活。
完善组织机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坚持党建引领机制。与镇街联合,以常态化开展“党建引领、以文化人”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持续擦亮“艺心向党”党建品牌。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规范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以专题宣讲、文艺宣讲的方式,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宣讲15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健全组织保障机制。成立**县运河文化研究课题组暨运河文化宣讲团,汇聚历史学者、文化专家、民俗研究者等多方人才,通过文献考证、实地调查、民间采访等多种方式,系统梳理运河文化历史脉络,挖掘其独特的文化价值,着手开展对世家文化、武商文化、红色文化的系统性研究,典型经验被《大众日报》宣传报道。集结本土文化人才,成立运河诵读社,通过不同风格的宣讲、朗诵等方式,使运河文化浸润社会各界。建立外引内联机制。聚焦运河文化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文艺创作和对外宣传。积极邀请省、市文联、文艺家协会等多个单位来武开展文艺交流活动,进行文艺创作,有效提升**文化品位,“强基工程”**省摄影家协会摄影大讲堂暨**长河文艺大讲堂在**县举行。组织文学、书法、美术、曲艺、摄影等文艺家赴平原、禹城、齐河等地开展“两河牵手”主题文艺创作采风调研活动,推出采风作品150余件,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全方位展示推广了运河沿线的良好生态、民俗文化等,持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搭建服务平台,润泽群众精神生活。共建文化阵地。联合团县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新华书店,多方联动,倾力打造**县“青年夜校”,组织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等专业老师授课40余节次,极大丰富了广大青年8小时外业余生活,同时为吸引留下更多建设**的人才奠定基础。举办“贝州文艺讲堂”,累计培训文艺工作者1000余人次,实现全县文联系统人员全覆盖。打造文化新名片。复刊本土文学刊物《贝州风》,编辑出版“大运河文化”专刊,特设“运水流觞”“运河运河”等专栏,进一步提炼独特的大运河文化符号,传承千年运河文脉,讲好**运河故事,为文艺家和文学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成为**县一张文化新名片。推动实施系列文化工程。以运河文化为根基,开展以文学、曲艺、影视等多种方式的艺术创作文化工程。以运河文化宣讲团骨干成员王和平老人的故事为主线策划拍摄的微电影《老王的河》在全省百姓宣讲大赛中获评故事和曲艺类作品一等奖,**快书《借彩礼》入选“**省移风易俗小戏小剧视频展播”专题,以文艺的方式宣传推动运河文化传承发展。
办好惠民活动,点亮群众幸福生活。常态化开展惠民活动。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群众文化艺术节”“艺传蓓蕾”等系列活动,举办运河文化艺术节、“两河牵手大地欢歌”全民歌唱大赛,开设运河文化讲堂,组织艺术家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让大运河成为流动的“文化课堂”,参与的文艺志愿者500多人(次),赠送书刊3000余册、赠送书画作品近千幅、拍摄赠送照片400余幅、舞台演出100多场次,受益群众近8万余人,全面促进大运河文化在**生根开花,助力“两河牵手”工程宣传推进。精准定位活动契机。紧紧围绕重大战略、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主题,以活动促创作、推精品、创品牌。开展“欢喜过大年摄影作品展”,举办大运河**段端午龙舟文化节、**县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两河牵手”书画摄影展,创作舞台剧《不亦乐乎》《戚庄大劫》等一系列主题文艺活动和主题宣传,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文艺工作者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担当作为,展现了**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提升运河文化影响力。文学作品《**陈公堤与“两河”的前世今生》《“两河牵手”恰逢用“武”之地》被海报新闻报道,《**的掌纹》在《鲁北文学》发表,美术作品《两河牵手处,丹青四女寺》在寻美**新媒体刊登,美术家协会4人国画作品入选《**省运河文化美术作品展》,运河题材文艺创作成果丰硕。**青年画家宫庆帧加入中国美协,青年作家顾金栋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青年作家莫问天心入选**省作协第七批签约作家,陈勇、李永辉加入**省曲协。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