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肯定成绩,切实增强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全省各地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城市治理和乡村治理有效互动、整体推进的现代化,因此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城乡联动、整体推进。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一)突出党建引领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党建引领具有先导性、根本性、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各地始终把党建引领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总体效能。例如:××市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引领市域社会治理全面提升的关键点,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制度体系和工作矩阵,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的城市基层党建体系,实现了全市市县乡村综治中心、公益类、治安类社会组织党组织或党的力量全覆盖,构建了“1+N+X”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有效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市为加强党建引领,全面实施“党建点亮网格”行动,在所有普通网格成立网格党组织,网格辖区内所有党员全部编入网格党组织,健全“乡镇党委—行政村(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社区)党组织体系,实行“群众点单、网格接单、村社派单、党员履单、督查兑单”五联单治理模式,把党的领导体系扎根在基层治理最末端。
(二)推动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在市域一级,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单一的政府服务和权威治理模式因为资源分散、信息不畅等因素导致治理效率低下,而多元治理体系可以有效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的自身优势,增强治理凝聚力,提高治理效率。近年来,××秉承多元参与、开放共治的理念,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资助+基地孵化+志愿者服务”模式,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画好市域治理“同心圆”。例如:××市不断健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网状治理模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隐患排查、法律服务、矛盾调解、服务群众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形成特定人群服务类、应急救援类、心理服务类等为主的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模式;××市重点对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进行定位赋能,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主导辐射作用、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社会组织的社会服务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志愿者优势积极组建志愿者专业服务团队,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力量,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协同共治。
---此处隐藏2626字,下载后查看---
二要夯实基层基础,激发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社会治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因此,我们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固本之策。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政策导向,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基层。我们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要加强法治建设,保障社会治理的公平正义。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有效方式,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法治要求落实到社会治理的各层次、各领域。这要求我们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养,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司法公正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要强化服务群众,提升社会治理的满意度。人民群众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体和受益者。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工作首位。这要求我们要推动听民声察民情常态化,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诉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持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得到更多实惠。此外,我们还要加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和平台建设,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同志们,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不断加强和改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