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规划、合理筹资,打造“协商共筹”闭环机制。街道紧扣居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现实需求,逐步建立起项目协商、资金共筹、过程共享的全链条运行机制,确保工作有序推进、透明公开。
(一)坚持需求导向。通过广泛开展入户走访、庭院议事等多种形式,收集居民意见,梳理形成“需求清单”,并将其转化为急需解决的“行动清单”,研究确定涉及设施改善、便民服务、环境优化的8类重点任务。今年以来,已确定电力线整治、供暖管道改造等项目185个。
(二)创新筹资模式。坚持居民自愿、量力而行,结合居民关注度、项目规模、资金需求等因素,分类制定筹资方案。对于水电供暖等迫切需求项目,主要通过居民众筹解决;对于雨水排放、社区道路修整等较轻型项目,实行政策支持带动众筹;而对于健身设施、停车区域等品质改善项目,则探索使用公共收益填补资金缺口,确保项目资金高效汇聚、顺利推进。
(三)强化全程监管。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协商共筹”项目开展定期评估,确保流程合规、标准统一。通过方案、资金、进度“三公开”措施,在社区宣传栏、在线平台实时公示,并组织由退休干部、党员代表、居民组成的监督小组全程参与监督和验收,确保项目在阳光下运行。
二、精心组织、全面动员,构建“共建共管”治理体系。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推动“协商共筹”项目达成,将组织力量、人员配置、场所利用深度嵌入基层治理网格,着力凝聚“有事找党支部、跟着党支部干”的共识,充分激发居民群众参与“协商共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此处隐藏1316字,下载后查看---
三、有效激励、长效推动,构建“共促共享”激励机制。将信用积分奖励和公共收益反哺机制融入“协商共筹”工作,细化网格积分管理,激发党员和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一)创新信用激励机制。对于积极参与“协商共筹”项目的楼长、单元长、居民,根据其协助程度给予信用积分奖励,使其享受到包括衣食住行、水电气暖、购物信贷等120个“信用××”应用场景的优惠,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参与的好处。截至目前,600余名居民的信用积分等级因积极参与“协商共筹”达到“AA”级,100余名达到最高等级“AAA”级,并评选出表现突出的五星级楼长70名、四星级楼长140名。
(二)完善收益反哺机制。健全公共收益的“创收、管理、使用”机制,推出睦邻集市、社区团购等10种“协商共筹+公益市场”运营模式,建设嵌入式养老托育、家政便民服务设施,提供紧贴群众需求的公共服务,以收益反哺“协商共筹”项目,确保社区改造的可持续性。今年以来,全县28个城市社区共募集公益资金180余万元。
(三)优化考评激励机制。以社区为单位对网格进行全面考评,增加“协商共筹”中居民参与的信用分值比重,将网格居民的人均信用积分纳入“红黑榜”预警机制。对居民参与度高、项目完成度好的网格给予表扬和激励,对进展缓慢的网格进行及时督促,确保网格党支部和社区责任清晰、行动有力。每季度评选“红旗网格”、“优秀网格员”,每年评选“社区好人”,并从信用基金中拨出专项资金进行奖励,促进网格、居民之间对标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