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把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作为治党治国治军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今年是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周年。十年来,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有力推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维护政治安全、扎实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
近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面临国际环境“风高浪急”乃至“惊涛骇浪”的风险挑战。美国连续发动贸易战、舆论战、认知战,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明显的攻击性和对抗性,公然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质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种种迹象都表明,“战略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旨在以认知战攻心夺志,对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依然复杂尖锐,意识形态工作亟待增强主动性。
(一)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各层级学习制度。理论清醒才能保持政治坚定,理论认同才能增进政治认同。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新征程上,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面对多元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冲击,只有使理论武装跟上理论创新步伐,党员干部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才能夯实党永不变质、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思想根基。从战略上制度上强化理论武装,持续巩固意识形态领域向上向好的态势。增强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根本原则问题上不做“骑墙派”和“看风派”,不搞“爱惜羽毛”那一套,正如总书记指出,“坚决防止和克服嗅不出敌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痹症”。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党员干部具备理论素养,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辩证分析复杂社会矛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以党员干部带动基层群众,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学习,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全面系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自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宣传宣讲。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对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工作,一方面应注重“两个结合”,既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更要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刻了解中国GCD、红色政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形成清晰而明确的历史认知与历史意识,提高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知识话语转化,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整合社科研究资源、创新研究阐释载体,围绕新质生产力、全过程人民民主、总体国家安全观等重大理论课题,推出更多有说服力、有穿透力、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此处隐藏3116字,下载后查看---
三、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回应性
意识形态植根于现实生活。贴近现实生活就能掌握社情民意的源头,就能掌控意识形态的“神经末梢”,就掌握了主动权。近年来,各种有害信息和错误思潮伴随社会热点事件在互联网场域中弥散化、泛娱乐化、圈层化传播,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更加隐秘、更具迷惑性。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众传播面临新特点新趋势,意识形态工作亟待增强回应性。
(一)加强全媒体传播和治理体系建设,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新格局。近年来,媒体传播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自媒体以其原生态的草根定位、语言风格,迎合了普罗大众的休闲娱乐需求,又以其传播成本低、接受门槛低、更新速度快而在野蛮生长,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空间受到挤压,错误思潮在赛博空间任意横行。赛博空间(Cyberspace)是因特网于1995年全面商业化以来开始形成的,先后得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其基础设施和要素存在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思维空间中,又相对独立于传统空间,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全球性、即时性和时空模糊性等特点。“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就会受低俗文化的熏陶,被畸形审美所裹挟,被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所吞噬,陷入焦虑、自卑的泥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就会思想愚钝、精神涣散。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回应性,应坚持以总书记文化思想为指导,立足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深入分析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制度机制,推进科学理论的大众化传播,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一方面,应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领域的感染力、吸引力,培养青年的精神独立性,自主辨别数字空间中的异质非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加快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全媒体传播,有效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内容素材、平台终端,打造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二)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以优质内容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西方敌对势力通过议程设置隐蔽化,炒作教育、房地产、自然灾害、极端女权等日常生活热点问题,在天文数字般庞大的自媒体群体中找到栖身之地。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应建立健全精准传播、有效覆盖的工作机制,用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诠释中国GCD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一方面,把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解决群众生活实际困难、化解现实矛盾结合起来。坚持内容为王,充分利用AAA、微博、抖音、小红书、豆瓣、知乎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制作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媒体作品。广泛开展“理论家走基层”、社区大讲堂等活动,结合热点话题和现实生活,用“大白话”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提升中央大政方针、国家宪法法律的阐释效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诉求回应机制,开展传统节日和社区文化节、校园文化节、乡镇文化节、形势政策宣讲、普法宣传、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加强对投资失败、生活失意、关系失和等弱势群体的重点排查和关怀帮扶。
(三)用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精准分析和研判网络舆情及民意诉求。大众传播外源性风险和内源性风险交织叠加,各类移动互联网平台呈现泛娱乐化、圈层化趋势。一些宣扬“躺平”“摆烂”的帖子被推上“热搜”。商业化算法推荐根据用户偏好的信息流进行推算、推送,受众在浏览、转发、点赞、评论等媒体互动中,信息来源与认知模式逐渐固化,深陷于“信息茧房”而不自知,与文化主旋律渐行渐远、离心离德。总书记指出:“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以人民为中心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制定既是顶层设计,更需要扎实的基层探索和深入的利益关怀。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第一时间发现和溯源谣言,严厉打击和整治网络政治谣言,依法查处并公布危害意识形态安全的典型案件,及时消解错误思潮的消极影响,塑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