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虚假注册。私营企业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以参与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等名义,以租赁、托管的国有或集体资产办理验资和工商注册手续,取得私营企业营业执照,其实质是用“借鸡生蛋”的形式,骗取国有资产。
二是出具虚假会计报表。私营企业往往受自身利益的驱动,根据不同的需要编制多份不同的会计报表,分别提供给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
三是出具虚假产权证明资料。私营企业私刻印章,编造虚假产权证明文件,以他人资产或虚构资产办理抵押以骗取贷款。四是开具虚假存单作质押。私营企业与银行员工内外勾结,利用虚假存单作抵押骗取银行贷款。
---此处隐藏1231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到工商部门调查企业注册、年检等情况。查询企业注册资本金的数额及是否到位,用来注册的资产是否为个人所有,企业是否正常进行工商年检,并取得财务报表,与贷款档案中的会计报表核对,确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二是到税务部门调查企业收入、利润、纳税申报情况。通过查询企业纳税申报情况,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是否正常,是否按期纳税,提供给税务部门的会计报表反映的收入等是否与提供给银行的会计报表一致。
三是到土地、房产等部门了解抵押物情况。查询抵押的土地、房产是否为贷款企业所有,是否抵押给第三人或被法院查封;到工商、车辆户籍管理部门了解抵押的动产是否真实,资产产权是否为其所有。
四是到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存款、贷款情况。对以大额存单为质押进行贷款的企业,应到出具存单的银行深入调查存单是否真实,调查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的来源是否为他行贷款,银行承兑汇票是否有真实贸易背景。
五是到当地人民银行、银监局查询企业开户和贷款情况。通过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系统和信贷咨询系统,查询企业在当地金融机构全部开户和贷款情况,到当地银监局调阅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报告、风险提示预警等资料,了解私营企业的信用、贷款风险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