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度”入手,助你写出资政价值高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02 来源:网友投稿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一份调研报告写得好不好、质量高不高,不是看标题多亮眼、辞藻多华丽、语句多工整,而是要看有没有资政价值。 

如何提高调研报告的资政价值,可重点从针对性、真实性、深入性和可行性四个维度入手。 

01 选题“直戳要害”,突出针对性 

选准课题是搞好调查研究的第一步。“盲人骑瞎马”,想到什么就调研什么,中心把不住、焦点抓不准,想要进入党委决策视野,起到资政作用,必然是“缘木求鱼”。 

关注“势”。要精准把握发展脉搏、聚焦前沿问题,对事关地方发展的形势、局势、态势进行精准研判、深入思考、提出对策。 

比如,围绕将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作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契机,我们多次开展调研,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为淮安作为首提首倡市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成功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挥了重要参谋作用。 

---此处隐藏8481字,下载后查看---

忌“旧”,出新招。调研报告提出的建议举措要力求有新意,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即使是老举措也要有新认识,不能总是陈芝麻烂谷子,毫无“营养”,要敢于推陈出新,敢树一家之言。 

比如,我们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调研报告中提出“将淮安大运河打造成融南汇北的战略支点、亘古通今的文化支点、水绿相映的生态支点、文旅融合的产业支点、统筹协调的创新支点”,这样既有新意也有特色。如果沿用加强领导、制定规划、完善政策的“老三样”,难免会落入俗套、缺乏新意。 

忌“浮”,能落地。调研报告的对策建议要符合实际、对症下药,可操作、能见效,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总是飘在天上,落不了地。 

比如,前几年总部经济热度比较高,有的县区就提出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有些同志带着主观想法搞了一些调研报告,而实际上并没有充分考虑县区的经济实力、产业基础以及资源禀赋特点,提出一些看似高端但是不切实际的建议,实施起来自然也就显得“理想太丰满,现实很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