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推进情况
(一)以开拓精神,激发市场主体“生命力”
1.优化开办企业审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放宽新兴行业企业名称登记限制,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推进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住所登记制度改革,拓展简易注销适用范围,建立登记容错机制。全力推行“政银合作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窗”项目,与建行签订合作协议,将“企业开办专窗”从区级政务服务大厅、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向银行网点延伸,在全市率先实现银行即可办理企业开办。今年,新增市场主体8940家,其中企业4056家,个体4884家,同比增幅全市第一。
2.深化“一业一证”市级试点改革成效。抢抓市级改革唯一试点区契机,在现有20个xx区“一业一证”行业清单基础上,进一步扩点拓面,提升改革成效,整合审批要件,实现“一次告知”,优化受理流程,实现“一窗受理”,创新准营方式,实现“一证准营”,全力为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一业一证”改革贡献“xx经验”。
---此处隐藏4262字,下载后查看---
整改满意率100%,扫码评价25万余件。
3.畅通热线平台。认真完成各类工单派发、处置、协调、督办等各项工作,继续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承办人员专职办的责任体系。同时,密切联系平台与各成员单位,按照需求召开成员单位例会,分析社会热点诉求,协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全区各级部门和板块积极努力从“办单”向“办事”,从“解释”向“解决”转变,提高办结率,满意率和落实率。截至10月18日,今年区12345热线受理各类工单45803件,按时办结率xx%,群众满意率xx%。
二、下阶段主要工作
1.商事登记业务更优。推行住所产权核验,市场主体通过系统核验的,只需提交承诺书即可办理设立登记和变更住所登记,推行线上智能引导、预审智能通过、审查智能提醒、快批秒办的登记模式。不断完善全流程线上申报、线下专窗便利化服务,实现xx个工作日办结常态化。力争与更多银行签署政银合作协议,在更多银行网点设置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窗”、投放证照自助一体机,构建企业开办“1+3+N”(1个区政务服务中心、3个镇街道行政审批局、N个银行网点专窗)通办格局。探索实施营业执照全城通取,最大程度上满足群众就近、高效的办事需求。
2.“工改”工作质效更好。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
切盯着项目干”,实时跟踪服务省市区重大产业项目,解决项目手续办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及时总结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具体操作流程,按照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细则,及时动态更新“拿地即开工”项目库,组织相关部门提前介入,充分利用“容缺预审”“并联审批”“分阶段发放施工许可证”等举措,力争更多项目实现五证联发。
3.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更畅。迭代升级“一网通办”智能应用功能,探索完成“水利保持方案”、“应急预案备案”审批的“即办秒批”,“人民防空工程平时使用证”的证照复用。进一步丰富“电子证照”应用场景,加快梳理第二批“免证办”事项清单;完善“1+7+78”政务服务全区通办服务体系,再梳理一批基层高频事项实现“通接通办”服务;完善xx省政务服务xx区旗舰店、APPxx站点等载体建设,推动高频事项“掌上办、指尖办”。持续加强对“成全e站”自助终端数字赋能,让企业群众享受到“家门口”一站式便利服务。
4.惠企便民服务更准。坚持从需求出发,加大“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力度,重点围绕全市160项导办事项清单,围绕企业、个人两个生命周期新增10个“一件事”。推动“惠企通”平台应用,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体系,聚焦惠企政策精准推送、补贴事项一次办,逐步扩大政策“免申即享”覆盖面。推动服务重心向基层拓展,不断丰富镇(街道)为民
服务重心、村(社区)便民服务重心的服务内容,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加快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创建工作,挖掘更多事项实现网上办,尽快形成“线上一张网,线下有大厅,身边有e站”的15分钟政务服务便利服务圈。
5.政务服务满意率更高。继续推动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工作,构建协调机制,定期召开疑难工单协调会,对职责不清、重复投诉或群众反馈不满意等工单,及时进行分析,明确职责分工、解决方案,确保群众诉求得到解决。大力推进“现场评”,年底前实现全区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现场评”全覆盖,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覆盖率不少于30%的目标。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对差评处置实行在线监管,确保差评件件有整改、有回访、有记录,差评整改满意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