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国服——在全市文化领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座谈会上交流发言

更新时间:2023-02 来源:网友投稿

一、文化自信要融入生产生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自觉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忠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开创出创新发展的新局面。******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02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该《意见》在“重点任务”部分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这其中就包括“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

二、华夏衣冠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此处隐藏502字,下载后查看---

中国又称“华夏”,这一称谓的由来与服饰有关。史载“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衣冠”乃成为“文明”的代名词。华夏衣冠不仅美丽,而且是华夏礼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据考古发现,从商代开始,大襟右衽、上襦下裳这一中华服饰的早期形态即已成型,周代出现深衣服饰更趋丰富。后世汉、晋、唐、宋、元、明、清以降,舆服之制日益完备,中华传统服饰遂成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服饰之一。沈从文先生关于中国历代服饰的研究,为我们正确认识“华夏衣冠”的思想价值,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精髓,以服饰之制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学术基础。

三、亟待颁行国服规制

服饰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来,一直未制定国服,中山装、列宁装、连衣裙、军便装、西装、唐装、夹克相继流行,都曾各领风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仪。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国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服饰上表现更为突出。以官方论,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举办重大国际性活动等日益频繁,以什么样的服饰、礼仪展示国家和民族形象,成为重要问题。同时,国内一些正式的场合要求着正装时,如全国

各级“两会”、党代会等,习惯上是少数民族同胞各以本民族服装出场,但大多数人并不知何为正装,只好西装出场。以民间论,生活中一些重要活动、仪式的着装,都令人深感困扰:婚丧嫁娶、礼服常服、春夏秋冬、男女老幼、各色场合……人们不知道该怎样穿衣服,只能乱穿一气。因此,中国人到底该如何着装,什么才是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服装,如何呈现出一个国家法定、世界公认、各民族认可的中华民族服饰形象,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展现华夏儿女的风采

放眼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规定了国服样式,让国民习惯于在日常以及特定场合穿着传统服饰,“以文化人”贯穿于生活的始终。日本的和服、越南的欧黛、印度的沙丽、阿拉伯人的长袍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识别符号。国服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窗口,也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日益接近实现的新时代,中国在世界中承担的角色日益重要,制定国服,正其时也。中国的国服正宜展现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东方传统和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以颁布国服为起点,完善文明礼仪,塑造中国人自尊、自爱、自信新形象,向世界展示华夏儿女的时代风采和精神气质。通过颁布国服、宣传国服,以服装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明确文化身份,强化文化意识,增强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让国人明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我是中国人,我从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中走来,我要走向世界!让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借着我们的体温焕发生命的活力,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