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更新时间:2023-02 来源:网友投稿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162020年)顺利实施完成,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普遍落实,重点对象、重点领域普法工作深入推进,法治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民主法治示范建设不断强化,基层法治化治理水平显著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法治XX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2021年至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XX立足新发展定位,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与速度的关键五年,是需要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好法治保障的重要五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做好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根据《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转发〈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云发〔2021〕24号)精神和市委关于加强法治XX建设、平安XX建设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以***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

***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用***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普法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和******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紧围绕服务XX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际生态旅游胜地新定位,坚持把全民普法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长期基础性工作,以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为目标,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工作着力点,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促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

坚持统筹推进、分类实施、示范引领,以法律七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宗教场所)为手段,大力开展法治示范创建及普法责任落实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各层次各领域依法治理水平。到2025年,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法治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明显提升,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达到新水平,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落实质量全面提升,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法治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法治文化熏陶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全民普法制度完备、实施精准、评价科学、责任落实的工作体系基本形成。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民普法全过程各方面,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理念和工作导向,始终做到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促进人民高品质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十四五时期XX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积极服务和融入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际生态旅游胜地发展定位,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坚持全民普法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一体推进,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普法融入法治实践、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全面依法治市全过程,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领域。

坚持讲求实效。深刻把握新时代XX市情特点,遵循和把握普法工作规律,分类施策,全面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守正创新,补齐短板,实现全民普法工作的均衡发展和有效推进。

二、普法重点内容

深入学习宣传***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继续把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基本任务,大力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广泛宣传党内法规,结合实际做好重点工作和重点领域的法律法规宣传。

(一)突出学习宣传***法治思想。坚持将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政治任务,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把***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重点课程,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本领。把***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做好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运用好普法阵地及各类媒体平台,推动***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此处隐藏28576字,下载后查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大普法格局。各级党委、政府要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把推进全民守法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把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建设、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综合绩效考核等考核评价内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定期听取普法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普法工作中的难题,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各级各部门要科学制定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五年普法规划或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二)健全工作机制。发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作用,有效运用会议审议、督促落实、调查研究、联络沟通机制,确保市委部署落实到位。各级普法办事机构要认真履行统筹、协调、指导、检查、考核法治宣传教育职责,明确本规划重点项目重点内容的责任主体、实施进度,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本行业本系统的各项普法责任。探索建立部门和行业间协作机制,形成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合力。

(三)强化工作保障。坚持强基导向。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的工作导向,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投、力量下沉,鼓励基层创新,提升基层能力,从政策、制度、机制和人员配备数量、待遇、经费、装备等方面,推动各类资源向普法基层一线倾斜。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县级普法办能力建设,构建运行顺畅、精干高效的工作体系,配备与任务相适应的工作力量。加强对各级普法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5年内对县级以上普法办人员轮训1次。加强市级部门专职普法工作能力建设,强化系统培训,完善普法联络员等工作制度,健全工作具体运行机制。加大对基层司法所开展普法工作的指导、支持力度。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充实一线普法队伍。落实经费保障。强化各级财政对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把普法工作列入本级预算。按规定把普法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各地各部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经费落实情况纳入八五普法考核验收的重要指标。加强理论研究。鼓励、支持对全民普法的基础理论研究,重点加强对新时代普法工作的应用性、对策性研究。完善法治宣传教育专家咨询制度。推进理论研究体制机制建设,盘活法学会等专业法律人才队伍资源,加强法治传播、法治文化、法治外宣等讨论研究,加强法治传播、法治文化人才培养。

 

 

(四)加强评估检查。健全普法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从实际出发设定评估参数,对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效果及公民法治素养提升效果开展综合评估。加强规划实施中的动态监测,2023年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中期评估,并对工作突出的进行通报表扬。2025年下半年,开展终期总结验收,按规定表彰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加强日常指导和监督。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大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监督力度,落实普法工作联系点制度,通过多种监督方式对重点地区、重要部门以及重要活动、重要事项的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考核力度,建立平时考核、专项考核与检查验收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动态评估考核机制。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履行普法责任不到位的,按照有关规定,普法主管部门应当发出普法提示函或建议书,必要时进行约谈,提出整改要求;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通报批评,依规依法严肃处理。支持各级人大加强对全面普法工作的监督和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