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破解我市营商环境发展障碍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08 来源:网友投稿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体现的是一个地方惠企便民的社会氛围、展示的是地方政府的服务效能、彰显的是社会治理的法治水平、弘扬的是一个地方的人文魅力、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前,破解我市营商环境发展障碍,进一步优化提升全市营商环境,既是对标落实中央、省、市改革工作的具体体现,又是解决全市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加快洞庭湖区核心城市建设的迫切要求。根据市委工作安排,市政协将破解我市营商环境发展障碍,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重点调研课题,自3月中旬以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带领市政协调研组赴**经开区及***、***、***、***、***等地学习考察,并召开相关职能部门、规模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对我市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重商安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一是组织领导不断加强。在市级层面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为优化营商环境奠定了坚实的组织领导基础。二是制度体系逐步完善。近年

来,我市出台了《关心关爱企业家二十条》《招商引资若干规定》《支持工业经济发展二十条》《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二十条》《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市招商引资中介人奖励暂行办法》等多个指导性文件,促进了以营商环境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三是工作督导不断强化。建立**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月调度、季点评、半年测评、年总结机制,以周例会形式跟踪督办薄弱环节和未达标任务,及时发现并整改突出问题,推动形成对标先进-推进工作-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工作闭环,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服务营商环境效能不断提升。一是深化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对全市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清单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实现了市、镇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名称、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要素的统一,建立了标准化的办事指南,做到事项清单应有全有、应容尽容,市本级实施清单和权责清单发布率100%。全市900项依申请六类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和网上大厅,进驻率100%。二是改进项目审批服务。全市26个窗口单位的361个高频事项累计减少审批环节1250个,减少送审材料560份,减少办理时间50%以上(企业开办由5天压缩到2

---此处隐藏11238字,下载后查看---

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会商解决。三是严格督导考核。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对重点单位、服务窗口、重点项目及关联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督导检查,力求把要害问题、关键堵点挖出来。特别要对窗口一线工作人员的配备情况进行重新梳理,对不适宜的人员进行调整,选派业务精、作风正、素质好、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充实到一线窗口,组织开展常态化业务学习,完善窗口服务人员考核管理机制,增强服务理念和业务素养。

(三)破解瓶颈制约,打造保障更有力的要素环境。提供全方位、多层次要素支撑,促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持续为企业赋能,为发展聚力。一是做好基础要素保障。在做好园区基础设施保障的同时,加强对水电气等行业的价格监管;对新建公租房要合理分配,解决园区企业员工住宿问题;对园区公租房、安置区、产业园要科学规划停车场,解决园区停车难的问题。探索政府统筹,企业共建模式,破解公交通行、货车直达、员工安居等配套缺失的突出问题。根据企业用电需求变化,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努力打造最优电力营商环境。二是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整合归集扶持资金,着力支持重点企业和成长态势好且急需发展资金的企业。每季度定期召开政银企座谈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加强与税务部门合作,将企业的纳税信用、纳税贡献转化为有价值的融资成本,解决诚信纳税企业缺抵押、少担保、难以获得银行资金支持的问题。三是优化人才服务管理。常态化做好企业用工服务保障,通过招聘信息发布、人员推荐、共享用工对接等定制化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

问题。建立重点用人单位定向单列支持机制,支持用人主体带政策、带指标靶向引才。加快建设智慧人才服务平台,推动实现人才找政策政策找人才转变。发挥人才服务窗口作用,帮助人才解决住房保障、医疗保健、子女教育、家属就业等现实问题,让人才有更多获得感,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四)聚焦公平公正,打造执法更优的法治环境。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保障制度,严格规范监管执法行为,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一是强化监管执法规范机制。加快落实容错机制,对轻微违法并及时改正企业实行免罚,对首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企业实行首违不罚,以约谈、责令整改为主,给予企业自我纠错空间,降低轻微违法和初次违法对企业后续发展的影响。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各执法单位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次普法活动。对外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电视、广播、两微一端等媒体手段提升普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健全企业投诉反馈机制,针对企业反馈的执法不规范行为及时进行解决与反馈。二是实行无事不扰

监管检查制度。严格落实涉企事项报批管理,未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报市优办批准不得擅自组织,坚决杜绝任性无序的检查考评等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行为。将监督检查比例频次与企业信用等级挂钩,除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特殊领域外,对诚信守法企业落实免检制度,对轻微、一般失信企业,每年进行一次随机性联合检查,对严重失信企业加大检查力度。三是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坚定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妥善办理涉企民商事纠纷和执行案件。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企业正当融资与集资诈骗等界限;审慎使用查扣、冻结企业资产、拘押企业负责人等司法手段。集中开展园区和企业周边环境整治,持续打击强揽工程、强装强卸、强买强卖、无理阻工等不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