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科主任、高级经济师参加医德医风培训班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3-09 来源:网友投稿

初到大福地,就被大福地满满的喜气包围着。一张张笑脸相迎、一句句家人们好,让我现在想起来还暖意融融,心里被感动着。首先是大福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深深的吸引着我----从物业工作人员排队诵读经典到恭礼亭工作人员给每一个经过的人和车辆90度弯腰行礼,从餐厅落实光盘行动、真正践行中华民族节约的传统美德到宿舍、教室每一处细心、周到的安排,还有志愿者们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地付出,无不体现着大福地人的暖心、热心,他们真正做到了“走到哪里把微笑带到哪里,走到哪里把赞美带到哪里,走到哪里把礼物带到哪里,走到哪里把服务带到哪里”。培训的这几天每天的拍打养正操、跟前后的人说一声感恩,跟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虔诚的鞠躬行礼,齐唱《歌唱祖国》、《爱与关怀》的时候,我的内心世界是完全打开的,心里的感恩、感激、感慨之情油然而生,眼角不禁湿润了。

二、学习经典、修心养性

首先这8天里我每天都诚心诵读经典《了凡四训》,这是一本袁了凡先生69岁时写给自己的子孙一本如何做人、如何改过、如何积善、如何谦德的书。古人的“之乎者也”在现代人的我读起来是那么和谐、那么朗朗上口。这时我才发现古人的圣贤智慧是多少精粹,古人的仁义礼智信是多么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步伐,现在的社会多了一丝浮躁,少了一份安定,我感觉读经典能锻炼一个的定力,考察一个人的德行,学习古圣先贤文化势在必行。

其次我还学习了李合老师的茶灸课、张静老师的安宁疗护、周崎老师的厚植人民信仰等课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均老师结合《了凡四训》讲的关于个人成长及了凡家风、孝顺父母、经营幸福婚姻、教育孩子等课程。马老师深入浅出、由表入里的讲解,完全脱离了书本知识,让我们这些为人子、为人母、为人妻的人接受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那是一种净化心灵的课程,是一种脱离本本教育、脱离空话套话,完全从内心深入直击人性灵魂的道德课堂,唤起了每个人心底最深处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良知。这也让我感通到前所未有的传统文化圣贤教育带给我的强大动力和圣贤智慧。本不愿意多写一个字的我渐渐找到了平静从容的入口,从《了凡四训》的诵读到静心音乐的聆听,让我浮躁的心得到了安宁,让自己慢慢懂得了实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心灵的声音,从而达到“从心而觅、感无不通”的境界。

---此处隐藏965字,下载后查看---

三、诚心感悟,从心出发

一直以来感觉自己在各个方面是一个比较合格的人。内心善良、甘于奉献、默默无闻、不怕吃苦是之前给自己的定位,但听了马老师关于孝顺父母、经营婚姻、教育子女等课程后,才发现自己做的离圣贤教育所要求的还差很远。特别是马老师讲人的命是由身命和慧命组成的。之前只是注重了自己的身命,而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慧命隐藏甚至污染了,才发现自己需要学习传统文化、读经典、修慧命。多从自身找问题、找原因,做到不怨人、不恨人。履行“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在工作中始终怀揣敬畏之心,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在生活中始终秉承“诚”心待人,必定收获五福人生。

四、换位思考,收获快乐

做为一名医院的非医务工作者,我能做的不是拿着手术刀,不是穿着白大褂穿梭于病房,也不是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服务。但我能做的是一句句温暖的话语,接听电话时耐心、细心的解答、面对患者或家属来院反映问题时激动情绪的安抚与劝慰。语言是一把利剑同时也是一味良药,用好语言,我们就能把怒气化解、把矛盾消除,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微笑服务,笑脸相迎,让自己多换位思考,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别人收获喜悦的同时也快乐着自己。

当下的社会少了一份和气、正气、暖气与喜气,多了一些怒气、怨气、冷气和邪气。病人来院时心情是焦急不安的,到了我们的医院本来是治疗身体的,如果遇到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都是冷冰冰的脸和生、冷、硬、顶的语气,那他们的心里岂不是又多了一些病痛?做为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提高我们的医德医风?我想只有我们学会换位思考,我们每一个人都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大家庭,多倾听、多沟通,把每一个前来就诊的病人当成我们的亲人、朋友,用和蔼的语气、迷人的微笑、细致的服务及熟练的技术做好诊疗工作,病人的身心会得到治疗,我们的心灵会得到慰藉,医德会得到升华,医风自然得以匡正,病人的满意度也会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