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材料

更新时间:2024-02 来源:网友投稿

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D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了“高校教职工D支部围绕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等开展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教育管理监督D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员工的作用”。高校是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教职工D支部则肩负着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任。把D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于学校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对加强D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准确贯彻D的教育方针、促进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职工D支部的D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前者是路径,后者是结果,都是为了“全面贯彻D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应加大融合的力度、深度,提高融合的效能以实现融合的目标,努力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高校教工D支部D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着力点

D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D建工作落实到位,能够为业务工作提供政治保证;业务工作开展有序,能够给D建工作提供生机活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紧密结合新形势,对高校基层D建工作进行系统规划、整体部署,形成D建工作整体合力和常抓不懈工作机制”,坚持D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

1.选优配强支部书记。高校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战场、主阵地,高校教职工是战略的具体承担者、践行者和推动者,这是高校的教育属性。《中国共产D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高校D组织工作要坚持D管办学方向、D管干部、D管人才、D管意识形态,领导改革发展,把D的领导落实到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这是高校的政治属性。高校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坚持D的领导是办好高等教育的重要保障。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高校学术带头人是所在学科领域有高深造诣、重要影响的专家或学者,是完成教学任务、指导科研课题的关键。高校教职工D支部书记是D在高校基层组织的负责人,是教育管理监督D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关键。鉴于上述原因,高校层面应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选拔D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D员学术带头人担任教职工D支部书记,实现学术带头人和D支部书记“一肩挑”;支部层面则“要推进落实‘双带头人’制度,做好教师D员‘双培养’工作,充分发挥D支部书记在D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中的模范引领作用,为D建和教学科研业务工作深入融合、提升建设质量提供坚强保障”。此举有利于加强教职工D支部D的建设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从机制层面有效防止D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坚持D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因此,积极开展“学术D建合一”支部书记建设工程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应准确把握“学术D建合一”中“合”的定义,即把D的建设与业务工作相联结、做整合,这样能够更全面的从宏观和全局层面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和组织发展。其次,充分发挥支部书记的带头作用以及D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D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再次,制定并执行合理严格的监督制度,避免由于权力集中而出现滥用职权的情况,进一步提升支部书记科学使用权力的能力和水平。

2.强化支部的组织力建设。组织力是指组织开展工作的能力,具体来讲是指设计组织结构和配置、管理、统合组织资源的能力。基层D组织组织力主要体现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D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就是要将此“四力”作为关键点,从严抓好落实。D的组织力提升的路径决定了基层D组织建设的基本内容:一要治“软”,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营造看淡名利、看重责任、敢于担当、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二要治“散”,夯实基础、凝聚力量,以D支部规范化建设为着力点,以达标创优为抓手,把D支部打造成组织力的承接点、集合点、发力点,激发基层D组织的向心力;三要治“庸”,创新思维,激发活力,摒弃“坐等靠要”的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用斗争精神和创新思维,跳出传统路径依赖,宏观设计、广聚资源、分类培育、选树典型,学会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以特色品牌激发D建活力,提高工作效能;四要治“虚”,知行合一,真抓落实,真正跳出就“D建”论“D建”的圈子,构建将D建有效融入、贯彻于业务工作与中心工作中,以D建引领价值、引领发展的有效机制,让D建成为发展最强大的动力。

3.创新“D建+N”工作模式。中国共产D百余年奋斗经历凝结出坚持开拓创新的历史经验。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校教职工D支部D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离不开D建工作的开拓创新。作为创新思维的重点内容,应不断探讨多重组合型的“D建+N”模式,形成多角度辐射、多维度提升、多层次受益的新时代高校基层D建工作交叉融合机制,以期更好地发挥高校教工D支部教育管理监督D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员工的作用。首先,需要理解“+”的含义,这要从D建工作的日常中去探索答案,在集体的实践中寻求创新,以融合工作的特点为出发点,充分展示出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推动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其次,需要明确“+”的路径,以基本目标引领推进资源优化整合,借助相关平台作为载体,实现D建模式的创新升级。再次,需要创造“+”的最大效益,这是工作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任务分配恰当、责任合理落实、监督及时到位。只有将这三点环环相扣,才能实现D建创新模式的良性循环。

---此处隐藏2068字,下载后查看---

1.一个目标:紧紧依靠D建工作提供政治保证,把好业务工作开展的正确方向,努力实现各项业务发展目标。D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是有机统一的,其目标也具有内在一致性,外在直观体现为业务目标。业务目标是D建目标的“检测剂”,D建工作要想避免虚化、弱化,就要以业务工作来检验工作成效。高校D组织应抓好D建工作,发挥D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D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提升对D忠诚度,进一步夯实为民责任感,充分调动起教职工D员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推动业务工作顺利开展、业务发展目标如期实现。如果只将注意力集中在业务工作本身,而忽略D建工作在业务工作中的指引作用,则会搞成“两张皮”,导致D建工作虚化、边缘化,久而久之就会使D员思想蒙尘。从这个意义上说,D建工作抓不好,业务工作最终也会“塌陷”。

2.两条途径:D建引领、D员辐射。一方面,从D建引领来看,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堡垒战斗力取决于支部组织力,要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担负起直接教育D员、管理D员、监督D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为业务工作的开展锚定方向、提供保障、供给人才;要充分发挥D建工作的“领头雁”作用,贯彻新时代D的组织路线,将D的教育方针贯穿教职工D支部工作始终。另一方面,从D员辐射来看,一个D员就是一面鲜红旗帜,要由D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D员学术带头人担任支部书记,要充分发挥D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吸引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向D组织靠拢。

3.三种结合:政策理论学习结合中心工作谋划、“三会一课”紧密结合重点工作、日常工作例会结合时政学习。其一,政策理论学习谋划中心工作是D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题中应有之义,理论学习是指学习领会D的理论创新成果,谋划是指导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实践,从总体要求入手进行整体把握,把对理论的学习转化为谋划全局工作和中心工作的理论指导。其二,“三会一课”应紧密结合单位重点工作折射出D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趋势,不断稳固“三会一课”的根本和基础,不断创新两者融合方式,利用“三会一课”完善当前的工作模式,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三,日常工作例会应和时政学习相结合,让时政精神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业务工作的方向,只有把握住时事政治热点才能把控住时代政策,进而在实践中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4.四种载体:理论学习、支部会议、D员实践活动、统战与群众工作。在D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过程中,思想引领应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将价值观的引领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利用理论学习、支部会议(含“三会一课”)、D员实践活动、统战与群众工作的载体形式,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解决业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创新发展,使广大教职工充满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信心,进而推动D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进程。

5.五种融合:理论学习与增强服务意识相融合、红色教育与做到爱岗敬业相融合、D课开展与完成专项工作相融合、主题D日与突出重点工作相融合、D员教育与做好统战工作相融合。在本单位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将D建工作的出发点落到业务工作中,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加大力度创新D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将D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凝聚工作合力,形成以D建促业务、以业务促发展的良好局面。其一,理论学习与增强服务意识相融合。理论学习是服务意识的“源头活水”,服务意识是理论学习的外在体现。只有掌握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精髓要义,才能深刻理解“人民至上”的内在底蕴,自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也随之增强。列宁曾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服务意识增强会倒逼深入学习理论,用D的创新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其二,红色教育与做到爱岗敬业相融合。红色教育为爱岗敬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我们在制度框架内探索支部建设,促进D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利用地方红色教育基地,如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杨子荣纪念馆、雷神庙战斗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D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从D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D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进而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之中。其三,D课开展与完成专项工作相融合。D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建设是D的建设的重要基础。D支部以提高组织力为着力点,通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等活动,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好D课学习,关注好D员干部的思想状态,让D员干部认识到专项工作的长期性、独立性,进而增强工作预见性、系统性和超前性,把专项工作与日常事务结合,将专项工作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其四,主题D日与突出重点工作相融合。从教职工D支部以及重点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组织主题D日等活动,通过多样的方式和途径让D员干部感受到支部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广大D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发挥D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担当起承担重点任务的责任,影响并带动身边的群众,团结一致完成工作与任务。其五,D员教育与做好统战工作相融合。“爱国”是统一战线的底色,也是D员教育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以不同的载体增强对D员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D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家国情怀,以共产D人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感召、调动并组织积极分子以及群众参与教育活动,培厚爱国的土壤,使D外知识分子信任D,团结在D的周围。同时,做好统战工作,把D的关心爱护传递给D外知识分子,共谋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