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周边停车安全调研成果交流材料

更新时间:2024-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选题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停车位与机动车保有量之比已经严重失衡,城区规划的停车位不够使用,职能部门通过评估规划,不断增设停车设施,然而,道路内外设置的固定停车位在满足群众停车需要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校园周边设置的固定停车位。

  在公益诉讼部门办案过程中,有学生家长、老师以及“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校园周边道路内外停车泊位设置不合理、不规范,存在一定交通安全风险,影响学生日常安全出行。经初步评估,走访调查,发现该现象较为普遍,且受到多方关注,关乎未成年人切身利益,因此,X区人民检察院成立以党组书记、检察长为组长的调研小组,就该问题开展深入调研。

  二、调研发现的问题  (一)校园周边停车泊位设置不合理。校园周边设置的道路内外停车泊位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大部分停车泊位为固定车位,经常停满车辆,易在出行高峰期造成拥堵,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二是多数停车泊位距离学校门口过近,《省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导则(试行)》中规定,“不应设置停车泊位的路段和区域:中小学、幼儿园出入口两侧50米范围内。辖区内多数中小学校园周边规划的停车泊位距离学校出入口距离远低于50米,大量学生放学后从校门涌出,易在停放的车辆之间穿梭,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大大增加。

---此处隐藏2182字,下载后查看---

  在对辖区内每一所中小学周边设置道路内外停车泊位时,在遵守相关设置规范的基础上,要注重结合校园周边实际状况,合理评估周边基本停车需求和出行停车需求,科学规划停车设施。一是在上下学高峰期易拥堵路段,尽量以临停和即停即走停车泊位取代固定停车泊位,安排执法人员或者培训护学岗志愿者监督引导,确保学生安全出行。二是在合理评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校所处地段,相邻楼层状况,制定出专门的停车泊位规划方案和策略,力求“一校一策”,对校园门口两侧停车泊位设置的距离和数量等进行明确规范,并由城管局和交警队每年对其评估两次,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和周边停车场增设情况提出调整方案,进行论证和调整。

  (二)加大宣传强化执法,力求“标本兼治”

  要有效、妥善解决校园周边停车乱象,要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建管并重”的宣传力度,在“科学规划、精准施策”的基础上进行“建管并重”,一方面让群众知晓现有及新修的停车设施,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缓解停车压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主管机关进一步强化对停车设施的管理,提升有效供给能力。二是加大“文明出行、规范停车”的宣传力度,通过“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以平台,以文章、短视频的方式,引导文明停车、入位停车,共同促进营造良好的停车环境。三是强化执法力度,城管、交警执法人员在校园周边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规范停车,组织网格员、志愿者等开展常态化监督,引导驾驶人员规范停车,养成良好停车习惯。在不断提升供给,增设停车位的同时,要兼顾对停车设施的科学、规范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驾驶人员遵纪守法,规范停车,多措并举,实现标本兼治,根除停车乱象。

  (三)能动履职溯源治理,促就“协同保护”

  X区院要以检察司法办案为依托,找准检察司法保护与其他保护的结合点,通过能动履职,协同各方发挥作用,实现未成年人保护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用心用情扎实办案,通过洛阳网百姓呼声、AAA客户端、益心为公志愿者监督平台等继续收集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校园周边停车安全等方面的线索,通过审查受理、调查取证,提高办案质效,办理一批涉及相关领域的案件,以司法办案监督行政机关规范执法。二是勇于担当服务大局,以送法进校园四官下社区等活动,积极担当作为,通过法制宣讲、参观导学等多种形式,对家长、学生进行校园周边停车安全的普法教育,引导其自觉遵守交通规范;对群众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其对相关安全问题的认识度。三是能动履职协同保护,通过联合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监督办案、听证员参与听证等多种形式,凝聚多方合力,达成协同保护共识。搭建搭建家校政检沟通交流平台,畅通各方交流渠道,共同协商解决校园周边停车安全等涉及未成年人切身利益的问题。四是总结分析溯源治理,在依法办案能动履职的过程中,善于、勤于总结分析,对发现的普遍性、共性问题,通过磋商、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促进主管部门建章立制、弥补空白,完善机制、填补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