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

更新时间:2023-05 来源:网友投稿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群体在虚拟空间的重要存在方式。在大数据和算法推荐等技术推动下,他们因喜好一致、价值观相似或对某些问题或事件的看法倾向相同而形成对内高度共识、对外极度排斥的网络群体。在这个聚集群体中,当成员围绕某一热点话题或事件展开讨论和交流时,集体意见会朝着某个立场相似的观点严重聚集,出现“一边倒”的现象,直至最后产生极端言论和极化行为。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型,在互联网社群中,他们容易被错误的观念和思想“带偏”,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影响,而这可能会危及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因此,深入分析和探索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主要成因、负面影响,并进一步探究破解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负面影响的引导策略,规避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潜在风险,成为当前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主要成因【老笔杆儿网 laobiganer.com:: 】

.现实样态:圈层封闭性造成交流区隔。

圈层封闭性是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现实样态,表现出封闭性、层级性、局限性等特点,会阻隔内部信息外流与外部信息输入。其一,圈层封闭促使形成“信息茧房”。大学生网络圈层有明确的文化边界,不同的圈层内会形成独特的圈层文化。圈层文化的同质性和单一性很容易导致大学生陷入“信息茧房”中,处于圈层内的大学生长期循环接触碎片化的同质信息,使得他们失去了接触多元信息和新鲜事物的机会,逐渐从“全面的人”变成“单向度的人”。其二,高度聚集引发“回音室效应”。在一个封闭的圈层系统内,单一的文化、信息、观念经反复传播而不断强化和扩大,甚至被歪曲、夸大,从而形成并强化“回音室效应”。长此以往,处于封闭圈层内的大学生容易丧失个人思考能力,形成思维定式,故步自封,甚至会出现与现实社会疏离和割裂的现象。其三,圈层分化导致网络空间“巴尔干化”。网络社会形成的一个个大学生趣缘群体在自身群体聚集的同时排斥其他群体,进而会出现多个大学生网络群体并存但又彼此割裂的“真空”情形,形成网络空间“巴尔干化”的分割局面。这种情形引发了网络空间的分崩离析,严重隔绝了大学生之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具言之,圈层的封闭性阻碍了大学生全面认识不断变化的社会,容易使大学生陷入信息孤岛,加速了网络群体极化的形成。

.价值取向:偏好排他性导致认同壁垒。

---此处隐藏4880字,下载后查看---

***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校园传媒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要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阵地,引导正确的舆论。一方面,要持续增强校园传媒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力度。高校官方微博、官方QQ:公众号、官方抖音等主要网络社交平台要担负起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舆论正确走向的主体责任,为大学生群体提供权威、正确的信息指引,避免大学生群体受到错误思潮和不良信息的误导。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大学生群体在了解社会热点事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化,从而引导大学生群体塑造正确的政治心理,起到约束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持续增强大学生参与校园传媒的力度。高校舆论场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大学生不应该只是其中被引导的被动者,而应该是积极参与到高校网络舆论建设的主动者。大学生参与其中,更能以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形式来积极传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正能量内容,通过更加贴近大学生实际、贴近大学生生活、贴近大学生喜好来强化正相内容的吸引力。要使大学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倡导者,在一定程度上破除大学生圈层文化的封闭状态,将充满正能量的“好声音”“好故事”推向大学生群体。

.完善舆情监管,提升网络舆情调控力。把握高校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完善网络舆情监控,提升网络舆情调控力,可以有效避免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发生。一方面,建设专业化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队伍。要组建一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专业化队伍,不断增强对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判断力,不断提升舆情监测、舆情研判、舆情预警、舆情应对能力,旗帜鲜明地与错误的言论、错误的思潮作斗争,更好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整体走向正面。另一方面,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一是健全舆情监测机制。针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圈层文化符号和相关敏感词汇,建立并及时更新语料数据库,通过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捕捉、识别,并且深度挖掘分析,及时掌握高校网络舆情中大学生网络群体的舆情走向。二是

健全舆情预警机制。对高校网络舆情发展态势进行及时有效的风险提醒和研判,并对大学生极端情绪和极端言论进行引导,遏制负面言论的传播扩散。三是健全舆情应对机制。当高校网络舆情爆发时,要迅速启动应对预案。直面大学生网络群体极端化意见,对大学生的困惑、网络舆情事件的始末进行公开、透明、精准的回应,有效防范化解高校网络舆情危机。

.优化思政课程,提升思想教育引导力。

***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应对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带来的新挑战,要立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注重发挥思政课教学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要巩固“网络内外”思政课教育的成果。一方面,加强“网络之内”的思政课教育。继续开展广义的网络思政课,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引导大学生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中保持政治清醒。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微电影、短视频、图片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网络群体中去,尽可能抢占网络虚拟场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空间。通过寓教于乐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媒介素养,从而让大学生自觉戳破网络圈层的“过滤气泡”,排除群体环境对个人权利的干扰,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推进“网络之外”现实生活的思政教育。教育者要注重打造思政“金课”,灵活运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替代传统说教形式,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困惑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教育者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特别是持续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大学生的理论武装,让大学生在政治上、思想上、情感上自觉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正认同与内化;持续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正处于价值观“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在面临网络社会多元思潮冲击时,不再容易滋生成长的烦恼、迷茫、困惑;持续加强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引导大学生规范自身网络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