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更新时间:2023-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23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所,其中幼儿园*所(公办幼儿园*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所)、寄宿制学校*所、走读学校*所。在校幼儿及高中小学学生**名,其中在园幼儿*名、小学生**名、初中生*名、高中生*名。现有高中小学教师*名、幼儿园教师*名。共开设学校食堂*个,其中中小学*个、幼儿园*个,从业人员*名。中小学和幼儿园“负责人陪餐率”均达100%,2022年以来全县校园内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始终把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主动作为,不断完善监管机制,

持续改进监管手段,积极防控风险,着力解决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事故防控能力,确保了我县校园食品安全总体可控。

---此处隐藏3641字,下载后查看---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按照校园食品安全的总体要求,切实把校园(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了解、分析、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统筹协调,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进一步提升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意识,完善和优化考评制度,压实工作责任,推进食品安全管理常态化。相关部门立足职能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健全完善联动协查机制,通过交叉执法、联合执法等,确保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链条完整严密,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无缝隙监管。各学校提高认识、严格把关,明确专人负责,强化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逐步完善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部署预案演练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能力。建立由学校、师生、家委会代表、专业人员等联合参与的监督检查、评估评议机制,进一步强化食品供应商的主体责任,一方面促进员工自我约束、自觉担当,牢固树立道德意识、诚信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执行日常规章制度和程序标准;另一方面通过推进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和诚信监督机制建设,结合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执法,使其不敢失信、不能失信。持续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的食品生产和经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二)坚持立足长远,实现服务功能提档升级。县政府要突出问题导向,对照学校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规定,补齐“短板”,将校园食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加大农牧区校园(幼儿园)食堂改造提升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农牧区校园(幼儿园)食堂存在的硬件设施短板问题;结合县情适当提高工作人员待遇,确保校园后勤队伍稳定;加强各部门统筹协调,积极争取食堂改造升级项目资金,校园食堂设计和建设方案应征询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意见,避免建成后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要求;研究建立区域配菜中心和食品检测检验中心,提高采购、流通等环节的集约化程度,降低分散运营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

(三)加强培训宣传,提高全民参与度和监管水平。加强对管理及从业人员的考核监督,定期分级分层对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培训,确保各环节严格按制度运行,杜绝食品安全隐患。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全民食品安全教育,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国食

品安全法》,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依法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人人负责、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广泛动员师生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管理氛围。鼓励家长委员会等共同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结合我县实际和学生成长需求,科学制定符合学生身体发育成长所需的配餐指南,指导学校因地制宜确定每周配餐食谱;倡导学生餐食减油、减盐、减糖,科学搭配营养、均衡膳食,通过构建全社会共治机制,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堤坝。

(四)加快智慧监管,率先建成“放心食堂”。县政府要加快智慧监管赋能建设步伐,将“互联网+明厨亮灶”基础设施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尽快实现智慧监管建设全覆盖、无死角。在体系架构上率先建立“发现—反应—处置—反馈”的工作闭环,实现监管的精准与高效;推进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化,进一步优化“食品安全自主监管平台”,借鉴贵南县好的经验做法,加强原料采购、餐饮加工储存、餐饮器具洗消、食品留样的全程实时监控,从源头上保证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可控;实时化、可视化公开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真正实现“明厨亮灶”,率先把全县校园食堂建成“放心食堂”;加快制定完善校园供货商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依法实施严重违法失信个体工商户与相关责任人员的禁业限制,使其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形成“优进劣退”的良性竞争格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通过网站、APP等方式,公示每周学生菜谱和营养配餐建议。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