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必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注重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但是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之间的融合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影响着时代新人的培育。本文在分析两者融合困境的前提下,提出有针对性的实践路径,以期更好地培育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扎实的创新创业人才。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1.立足国家战略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必然。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是对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学习和实践,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深入发展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现实需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国家急需一批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的人才,以其科学的商业技巧和端正的创业动机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能。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坚持教育改革创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
度融合,既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技能培训,也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价值引领,从而服务于国家与社会的人才需求。
2.着眼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党的XX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论断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以及办学目标上指明了方向,也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根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信念执著、品德优良”作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崇高的道德修养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不可或缺的标准。创新创业教育具备创新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双重属性,这意味着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培育个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还需要培育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2〕而思政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根本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大学生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坚定理想信念。与此同时,思政教育本身就要同其他课程各守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可见,将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有利于两者在教学体系上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合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处隐藏3688字,下载后查看---
门的政策支持课程建设,配备专职人员做好服务与管理工作,在师资配备、课时设计、教材研用、授课形式、硬件设施购置、考核评估方案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好规划,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性与操作性兼顾,并善于倾听各方意见,采纳好的建议,不断调整和完善顶层设计。高校需要从全局角度出发,制定教育深度融合改革的整体框架,在体系建设方面提出明确方案和指导依据,加强政府、社会、学校三方合作,集中有效资源统筹规划。与此同时,可以把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成一体形成“思劳创”必修大课程体系。此外,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一起用力,在讲理论、输知识的同时,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践,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增强教学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3.深化课程整合,提升队伍建设质量。一致的目标是整合的基础。在课程整合之前,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以及课程整合的内容和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则可以采取自然融合、形式趣味融合的策略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并将思政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合理地体现在创新创业课堂教学中,以潜移默化、举一反三的教学方式实现教育目标。比如,教师在讲授创新创业发展趋势时,首先应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随后引入创新创业课程的起源以及创新精神与企业家精神,通过对大众创业创新和大学创新创业课程的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创业对于自身职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实现两者的自然融合。学校要加强各学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一方面严格落实教育部相关政策要求,精选优秀人才,配足配强思政课队伍;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和根本,在行政发展、学术发展、职称评聘等方面搭建平台,推动教师发展。
4.占领网络教育阵地,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是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不能仅局限于远程在线上课,而要打出一套组合拳。比如,搭建专门的融合教育基地,并在基地中充分利用AR、VR、网络游戏、3D模型等技术开发形式多样的虚拟场景——虚拟爱国教育基地、虚拟创新创业项目场景、虚拟试验场景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兼具生动性和实践性的融合教育;同时,通过完善校园官网、建设网络公开课、打造网络专栏、开通新媒体账号等方式,提供学生喜闻乐见的融合教育内容,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5.拓宽交流渠道,加强评估与改进。一是扩宽交流渠道。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社会之间要加强交流,这既有利于学校之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也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和发现二者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而增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则可以将二者的融合与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此外,可以选派优秀骨干去国外高校学习进修,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深入开展中外教育比较研究,努力培养一支专业基础扎实、见识学识广博,既坚守中国立场又通晓世界发展现状的教师队伍。二是
加强评估改进。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课程设计具备开放性、人性化、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要持续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对教师、学生进行考核与调研,对参与其中的校内外资源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跟进把握国家相关政策,找出问题、采纳建议,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