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是最重要的健康中国战略之一。面对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医院必须要改革后勤管理工作。怎样提升服务质量、降本增效成了公立医院最重要的后勤发展课题,打造一系列与公立医院发展需求相契合的后勤服务体系,可以给医院管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而后勤服务是医生治病救人和顺利开展医疗活动的“贴身大管家”和坚实基础。笔者在明确公立医院目前面临的后勤管理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最终发现通过开展社会化后勤工作,优化和改革后勤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打造长效的安全管理和应急机制,可以帮助公立医院顺利解决后勤管理问题。
公立医院后勤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后勤管理社会化程度低缺乏科学的组织架构公立医院目前采用了封闭式后勤管理格局,由于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足,导致医院难以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后勤管理工作,且设备维修和安全保卫等后勤管理工作缺乏社会化锻造。同时,后勤管理是公立医院的综合性工作之一,涉及多个协商和参与部门。然而,大部分公立医院缺乏科学的后勤管理组织架构,出现了工作交叉和互相推诿等问题和现象,难以提高产出效率。例如当医院病房电视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医护人员联系了总务部门,总务部门告知临床科室电视网络故障由总务部门负责,而电视机故障由设备部门负责,从而出现推诿扯皮,没有及时维修,严重影响服务效率,也会对后勤管理改革工作造成影响。
缺乏健全的监督制度虽然公立医院制定了相关的后勤监管制度,并执行了一系列工作,然而,此类制度的适用性和普遍性不足,缺乏明确的责任划分,简便的流程和规范化的指导标准。此外,公立医院只是对后勤管理人员实施了口头奖励和惩罚,并未制定相关的实施保障机制,难以取得理想的监管效果。
监管内容有限对于集合医疗、教育和科研功能的现代大型公立医院综合体来说,其后勤管理工作的范围更大,更需要开展专业的管理工作。部分公立医院已经将后勤服务交给了社会化专业机构负责,然而后勤人员的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和服务意识会对服务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管理者面对大量的系统设备和服务需求等,难以开展全方位的监管工作。此外,在不断增加的社会化服务成本面前,体量庞大的公立医院后勤服务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压力。
后勤管理人员专业性不足后勤管理人员专业性不足的主要表现如下:首先,缺乏专业知识。由于后勤管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要求较高,然而,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充足的知识储备,难以灵活应对各类管理工作。其次,设备维修人才技能不足。维修人员无法解决高端、现代化设备发生的问题,需要交给专门的维修专家负责,不仅增加了医院的维修成本,而且也影响了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最后,缺乏继续教育机制。公立医院没有为后勤管理者提供继续教育机会,也没有鼓励他们学习新的管理技术和知识。
---此处隐藏2081字,下载后查看---
改变传统后勤管理方法打造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公立医院想要改变滞后的后勤管理模式,可以借助PDCA管理模式优化后勤管理质量。利用该方法分析食堂、物资、医疗废弃物的饮食安全、供应和存放与处理等问题,以及环境清洁和供暖等各类不良事件,预判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优化管理方案,保障医院的长久发展。
此外,公立医院还应当根据后勤管理现状和相关制度,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采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后勤管理工作。该平台涉及了业务层、系统层和平台层这三个模块。前者由包含工程项目、社会化服务和合同等管理工作的总务板块,涉及维修、保养和巡检等管理工作的基础运行板块,负责运送、医费和保洁等管理工作的服务板块及报表管理板块组成。平台层主要由中间件、操作系统和关系数据库等模块组成。公立医院通过建设该平台可以全面整合各项后勤管理资源,减少医院的人力和物力开支,也可以提升并实现后勤管理及其服务流程的质量和再造能力。
打造长效安全管理和应急机制医院可以成立两个独立的委员会,分别负责安全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和消防安全工作,通过废改立优化各类规章制度、调整相应的应急预案,有助于后勤管理部门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安全事件。首先,全面推进用电安全管理工作。改造配电增容,采用与医院实际需求相符的供电模式,并对配电设备和各供电线路实施定期安全校验和安全检查,立即维修发现的问题,为医院提供安全、稳定、持续的供电。其次,全面推进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定期年检、实施持证上岗制。统一全院电梯的编号定位,将日常维护交由第三方维保单位,采用二维码巡检管理相关设备,并将管理巡检记录储存到信息系统中,为患者打造安全的乘梯环境。并在后勤相关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制,定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教育培训,保证岗位人员能够明确各项操作规程,同时还应当对他们进行监管和考核。再次,是全面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以科室长、护士长和业务人员为负责人、安全责任人和安全员的消防安全责任制,要求他们在消防安全责任书上签字,尤其要负责日常管理科室和病区安全,逐级落实责任,保证人人参与,同时还应当引导医院的每一名工作者将消防安全作为自身的责任。坚持举办消防安全宣传年度教育活动和月活动,在各个医院区域落实消防全面安全督检工作,做到全方位覆盖,避免留下死角。对于发现的问题,必须立即整改,追究责任人,避免安全隐患的遗留。最后,可以采用视频大数据监控平台。公立医院可以通过租赁或分期支付运维服务费用的模式,率先引进智能安防监控平台,采用自筹资金改造升级与维护内部安防系统和管理系统,明确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和一键报警等系统的安置点,并在内部引入视频大数据中心,保证视频监控在医院内部的高效运行。充分发挥电子巡查、人脸识别、信息集成和一键报警等功能的优势,保证安防系统在医院内部的全面覆盖,实现全网共享、全程可控和全时可用。此外,公立医院还应当提升安全保卫管理力度。在医院内部全面执行三防一保的保安服务工作方针,安排双人值守重点区域,不间断巡逻人员密集区域,并在保卫科管理岗位和急诊部门实施轮岗制和xx小时值守制,并打造一支人员充足的应急处置分队,专门负责处理突发事件,协同配合视频监控中心,在发生警情时及时赶到现场,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人身安全保障。
规范建设餐饮服务首先,公立医院可以要求营养餐厅和职工餐厅,严格遵守xx管理标准,分类摆放各区域物品,明确清晰标识各类物品,禁止混合生熟食物,按规定开展卫生消毒等,也可以对冰箱冷库实施入库台账制,打造一个整洁安全有序的餐厅环境。公立医院还可以引入一站式后勤服务平台,为患者和职工提供线上一站式手机订餐服务,以提升订餐服务的便捷性和快捷性。其次,公立医院可以为体检中心提供餐饮服务,组织餐厅厨师定期参加餐馆学习活动,并聘请旅游学院讲师,负责培训餐厅服务人员。此外,也可以在营养餐厅添加便民服务窗口,以解决患者与家属及急诊医护人员错过就餐时间和加班难就餐问题。也可以定期开展厨艺大比拼竞赛,引导各餐厅主动开展厨艺交流活动,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缺陷,全面优化医院供餐质量。
当前,公立医院亟须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全面落实医院改革工作的同时,全面优化医院医疗体制。公立医院在改革后勤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与掌握社会政治现状及新社会发展形势,根据国家对医疗卫生体制提出的改革和全面建成要求,主动开展社会化后勤工作,制定科学的后勤管理规章制度,采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改变传统后勤管理模式,打造长效的安全管理和应急机制等,从而达成提升与改革发展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卫生体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