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关于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更新时间:2024-09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社区实训基地通过搭建学院平台、完善教学体系、延伸教学阵地等举措,着力打造“有阵地、有导师、有体系”的社区工作者实训基地,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水平,培养壮大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骨干队伍。

一、资源整合,打造“学院式”培训基地

由街道党工委指导、社区党组织跟进,充分发挥**社区作为“红旗单位”“十佳先进党组织”的示范优势,围绕2200㎡社区阵地规划布局,通过强阵地、优师资、严管理三大举措,打造“学院式”的社区工作者专职教育培训基地。

打造多功能实训基地。突出“培训、交流、示范、带动”的功能定位,以引领帮教、经验交流、服务群众为导向,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按照有固定场所、有标识标牌、有工作队伍、有工作机制的标准,设置日常培训区、学员交流区、专题个案区、实训演练区等功能区域,搭建多功能实训平台,推动建设高质量阵地保障、高标准示范运行的社区实训基地。

建立多样化导师团队。按照专业性、实用性、本土性原则,聘请**街道拔尖人才和业务骨干担任专家导师组建7人的“专业学者库”,聘请5名社区党组织书记、9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社区干部组建“社区导师库”,聘请**楷模、**好人、老党员等群体组建3人的“后备师资库”,借助党媒党刊、学习强国、组工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建立“线上师资库”,通过政治上引导、工作上指导、思想上疏导、责任上传导,帮助实训对象提升攻坚克难、实干担当的本领。

---此处隐藏2392字,下载后查看---

依托**街道,延伸实训阵地,将街道“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训基地”、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实训延伸基地,构建主体实训班次以外的全链条学习阵地,探索“本土化”研学课堂。

一是“扭”住重点,打造理论课堂。依托**工程大学、**街道“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训基地”这一平台,加强双方联系,紧密沟通互动,发挥高校优势,探索建立“教学联系点”,邀请**工程大学“百马行动”宣讲队、“曹胜亮名嘴工作室”到**街道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设置系列符合抓城市党建促城市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培训课程,把“官话”转变成学员听得懂的“土话”“白话”,有效推动社区工作者理论武装。

二是“突”出特色,打造品牌课堂。立足新时代基层治理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打破培训班固定学员的方式,根据社区工作者不同岗位职责、成长个性化、需求差异化,分场甄选培训对象,精准确定参训主体。组织社区工作者分批次参加**街道“青年干部大讲堂”“领航者计划”等特色培训,切实为社区工作者成长赋能。

三是“定”实职责,打造全科课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利用晨会、晚会或其他固定时间,针对党建、医保、社保、民政、民事调解、居民服务等业务开展专项培训,采取工作实操、业务实训、现场示范、情景模拟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方式,实现教学本土化、课程项目化、需求定制化、培训调度化,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业务能力和实用技能,打造全科社区工作者。**社区创新“悟思讲堂”,结合本社区的高频事务,针对社区工作人员各自的职责以及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每周四下午由社区工作人员轮流主讲,开展常态化培训,目前已开展20期。

自**社区工作者实训基地运行以来,辐射**街道十个社区、三个股经社,组织各类实训10余场,参与实训1500余人次,帮助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5个,为社区工作者立足岗位锻炼成长搭建了平台,提高了新入职社区工作者政治素质、服务意识和履职能力,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新高度、在业务技能上有了新提升,为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的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