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索新思路,着力打造青年满意之家
(一)坚持科学规划,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精准把握全县团员青年分布特点,在青年聚集的镇街、村(社县)等有计划地推进“青少年之家”建设,对青年密集的县域,实行优先建设覆盖,对青年聚集较少的县域,实行联合共建,形成县、镇街、村(社县)“三级”联动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共有“青少年之家”60个,实现镇街的全面覆盖。
(二)坚持严格标准,全域一体规范提升。制定《县“青少年之家”管理规范细则》,统一全县“青少年之家”提升建设标准,确保在Logo、名称、台账建立、氛围营造等方面均达到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对新建“青少年之家”进行实地研判、严格审查,审核通过再入驻青年之家云平台;每年年底,从阵地建设、管理工作、业务工作、宣传工作等维度进行考核,确保“青少年之家”运行更加严谨。
(三)坚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横向延展。结合青年地域分布和需求实际,在企业创新服务中心、职工服务中心、小龙坎人才公寓等青年生产生活前沿阵地,设立“青少年之家”服务站点,定期更新活动“菜单”,不断延伸服务青年触角,让青年“少跑路”“不出家门”就能“精准点单”活动内容,让“青少年之家”与青年从“单向吸引”变成“双向奔赴”。
---此处隐藏1216字,下载后查看---
(三)完善机制,务实将阵地“管”起来。健全管理制度,探索“1+1+N”管理模式,即1名团干部+1个社会组织(或1名专职社工)+N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县“青少年之家”信息台账》。构建多维联动,动员“青少年之家”与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进行结对共建,拓展各领域青年活动阵地146处。强化星级建设,将“青少年之家”管理运行情况纳入全县共青团考核体系,制定《县星级“青少年之家”评估办法》,评选年度星级“青少年之家”,对表现突出者给予活动资金或重点资源倾斜,对运转较差者限时责令整改提升。
三、实现新作为,有效激发青年活力之家
(一)用活阵地,提升内生吸引力。充分发挥“青少年之家”阵地优势,不断增强吸引青年的“磁场”,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围绕青年婚恋交友、创新就业等需求,搭建线上“青少年之家”沟通交流群,线下“24小时”全天候服务,设立咖啡厅、图书角、健身房等青年加油站,真正建成让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青少年之家”。
(二)盘活资源,激发发展新活力。团结凝聚团干部、青年骨干、社会组织等工作力量,通过建立良好联动机制、组建稳定青年队伍、开展特色服务活动,让辖县青年深度融入“青少年之家”建设。主动争取市县级部门和社会资源支持,已争取“青少年之家·微空间”示范点打造、“七彩假期情暖童心”寒假公益托管服务、“伙伴计划”、“青村茶舍”、“暖心果”进社县关爱“一老一小”等价值87万元的项目支持,为“青少年之家”“造血”。
(三)用心服务,增强青年凝聚力。积极整合资源、协同推进,让服务常态化,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婚恋交友、交流沙龙等“标准套餐”350场次;让服务特色化,链接县青联、县青促会等资源,邀请专家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培训等活动170场次;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服务群众1.2万人次;让服务定制化,瞄准国庆、春节、寒暑假等时间节点,联合辖县高校,结合学科特色,创新开展“趣味科学电力实验”“平安春节”“中医药文化进社县”等活动80场次,联系培育青年社团240个,多元化服务青年,打造青春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