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慢就业”现状思考与探析的闹高

更新时间:2024-12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慢就业”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不着急就业,而是对就业持观望态度,采取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创业考察或者继续深造等方式暂缓就业的特殊现象。徐淑娟引入期待视野理论对大学生就业路径进行优化。浦昆华等探究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未来取向、职业成熟度对慢就业态度的影响及关系。王翔基于三全育人视角指导大学生就业,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娟等分析人力资本、家庭状况对“慢就业”的影响。本文正是针对“慢就业”这一现象,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学生选择“慢就业”的成因,并提出改善学生“慢就业”现状的措施。

需求层次改变,导致“恋爱式”求职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都潜藏着x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慢就业”现象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对更高质量就业的期待,本质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表现。物质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理性认知、高校就业服务的不平衡不充分等因素刺激“慢就业”现象的产生和蔓延。找工作像谈婚论嫁一样,从“包办式求职”到“相亲式求职”再到现在的“恋爱式求职”,学生找不到喜欢的,所以才慢就业。

就业信息不全,导致“封闭式”求职

就业信息不全不仅指学生获取的招聘信息有限,还表现在个体对于自身就业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等了解不全。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Information)作为信息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xx、xx和xx提出的,原本是属于经济学领域的概念,阐释信息分布和获取的不平衡现象体,在学生就业问题上则表现为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没有获取足够信息的学生放慢了就业的脚步。大学生“慢就业”的形成,既与“主动慢就业”群体职业目标坚定、追求“人—岗匹配”等积极因素有关,也受“被动慢就业”群体自我认知不清、职业韧性较差等消极因素影响。

能力准备不足,导致“抽奖式”求职

---此处隐藏1301字,下载后查看---

家校联合,主动干预,提升连结感

连接感是与他人连接的能力,是爱与被爱的需要,关心与被关心的需要。父母总会觉得自己是爱孩子的,但是爱并不意味着就能自然而然产生“理解”,也并不意味能理解孩子的需求,并且给予回应和支持。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决策往往受到家庭和社会期待的影响。对于父母的期待,学生是否了解?对于个人的愿景是否清晰?个人与父母期待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又该如何处理?需要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探索,可以采取的活动和工具有:绘制重要他人影响轮、家庭角色探索、家庭时间轴和家族职业树等。通过梳理和寻找重要他人的支持,前途的路会走的更加坚定。

温故而知新,回望过去,提升效能感

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有些同学认为自己暂时不具备从事某一工作的能力,从而选择考研,甚至考研二战、三战等形式来延迟就业。影响一个人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以及情境条件。可以使用的工具有:3D人生地图、回顾生涯史、绘制生涯九宫格、巅峰经历联系、给童年的自己写一封信等活动,通过实操的方法帮助学生回忆过去的成功经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挖掘自身的特质和闪光点,慢慢构建自信。

“被动慢就业”群体是高校重点关注并需要积极引导的一类学生,高校应发挥全员育人的力量,实施精准化、个性化指导,通过职业生涯课程帮助同学们认识自我,通过生涯人物访谈和企业实践锻炼了解职场信息,通过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择业观和积极的就业心理,提升学生就业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