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追寻现代化梦想,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伴随着意识形态的重大争论。成功开辟现代化道路,体现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与科学意识形态指引有着本质性关联。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卓越证明,也是在社会思潮“万花纷谢一时稀”背景下逐步走上正轨,在力排各种意识形态偏见或者误解、拒斥各种“左”和右的干扰中创立起来的,因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意蕴具有历史性维度。同时,它也具有共时性维度,即其意识形态底蕴都具有对话和交锋色彩,体现了自己的主体性、独创性和有效性。发掘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意蕴,不仅有助于我们深明道路背后的“主义之争”,而且有利于坚定“道路自信”和“意识形态自信”,从而引领和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扬帆远航、行稳致远。
人类文明史表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人类文明的每一步重大前行,都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擎。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总书记说“: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①没有思想的引领,不可能开辟历史的未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②可以说,意识形态不仅刻入世界的解释力和阅读力,而且具有超拔世界、引领世界的牵引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科学意识形态,深刻揭示了自然规律、历史规律和思维规律,是迄今为止雄踞首位的具有强大解释力和穿透力的科学真理。
在庆祝中国GCD成立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总书记深刻地指出“:中国GCD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③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中国GCD人百年来始终注重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将其确定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的原因所在。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也深刻改变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卓越证明,也是在众说纷纭的说辞中,在力排各种意识形态偏见或者误解、拒斥各种“左”和“右”的干扰中创立起来的,因而具有重大的意识形态意蕴,值得深入发掘。只有深入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领悟“中国GCD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真谛。
在此,本文主要不是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历史过程中意识形态争论的梳理,而是要深入挖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阐发背后的意识形态意蕴,以此保持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意识形态上的战略定力与自信。其意义不言而喻。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意蕴
---此处隐藏10528字,下载后查看---
那么,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是否意味着精神实质变了?如果没有变,那么精神实质是什么?实际上,理论创新中作为根本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科学处理好这一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本身也是普遍真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哲学就是认识论”,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是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我们党历史上曾经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②这显然准确抓住了根本,坚持了原则,体现了好学风。基于此,我们强调“一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这个“实际”大过“实践”,它是以实践为核心、包含各种情况的现实,而现实是历史的、动态的、变化的,现存是僵死的、静止的。进而言之,“实际”又是多方面的,基本的包括物质实际和精神的实际(即文化的实际)。所以,“第二个结合”绝不是脱离“第一个结合”而另搞一套的结合,而是“同一个结合”(时空相同)的两个方面,统一于一个旗帜、一条道路和一种实践。它们都是从“理论与实践”这个基本原理中生发、衍生出来的,实质上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统一。
需要追问的是,既然两者的精神实质一样,而且“第一个结合”内在包含着“第二个结合”,那么,我们为何还要提出“第二个结合”?实际上,我们还要提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由实践决定、检验等相关基础性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那么,新时代我们的实践是什么?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③不难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深刻地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40年来意识形态创新的理论主题和着力点。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和实践,自然在理论上要创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怎么才能创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呢?除了从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中凝练概括,恐怕也离不开中华民族几千年实践中思想凝结和理论升华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
在“两个结合”的同时,还要注意坚持积极地批判吸收世界文明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不是宗派主义的学说,而是具有开放性、发展性的学说。与时俱进、引领时代是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所在;强本固基、包容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活力所在。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④马克思主义广泛批判、吸收和借鉴人类千百年的思想文化成果。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是滚滚向前的洪流,“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①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必须拥有清醒的大脑、高远的视野和宏大的格局,必须坚决放弃冷战思维,要大力批判吸收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地进行文明交流、文明互鉴,不断地超越文明隔阂、文明冲突。始终以理性的思维、冷静的态度和宽阔的胸怀去对待人类文明成果。要坚持洋为中用,不断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以此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21世纪的巨大发展。
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新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特别是按照“六个坚持”的要求来进行推进,永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和生命力,需要树立科学的意识形态创新态度:一是基本前提的坚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即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永远不过时、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永远不过时。这是我们创新的前提,也是我们创新的应有定力。二是基本精神的弘扬。要以科学和真理眼光对待科学真理,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或者理论虚无主义、无用主义。三是基本定位的清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破解的是从资本主义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的大历史时段中的具体历史阶段的问题,是普遍规律引领下的特殊规律或者具体规律;而马克思主义则是要解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一般规律。两者是支流与源头、枝干与树根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的创新、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式的创新,不是根本性、整体性、全局性、替代性的创新。进言之,即使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有很多原创性贡献、创世纪思想、飞跃性创造,这种“特殊规律”也不能脱离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规律”。做出这样的评判,不是某种权宜之计的“谦虚”,而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所持的客观科学的态度,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保持这种特殊的清醒和坚定,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壮丽事业的开拓,有百利而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