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区司法局的总体评价
区人大常委会第三专项评议组认为,2024年以来,区司法局能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总书记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部署,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通过探索法治宣传新途径,创新纠纷化解、基层治理和法治思维新方式,打造刑罚执行“六个一体化”试点、开展“律所+干警”联动普法、先行创建XXXX5个新时代“五好”司法所等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有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区和XX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区人大常委会第三专项评议组对区司法局的工作总体评价为满意。
二、区司法局的工作成效
(一)夯实基层法治根基,服务大局展现新作为
一是不断拓宽普法渠道。2024年以来,区司法局依托主题教育、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警示教育等活动,推进依法行政和党风廉政建设走深走实;对法制副校长集中培训2次,组织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讲座21场,发放宣传资料2800余份;以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农村党员大培训为载体开展3期人民调解线上培训,累计培训人民调解员2100余人;运用“XX司法行政”AAA公众号发布前沿法律资讯60余条,普法视频10余个。
---此处隐藏3373字,下载后查看---
(一)坚持分类施策,推动普法强基走深走实。要坚持政治统领,充分发挥普法工作统筹协调、指导督促的职能作用,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强化社区矫正对象“个性化”监管,推动普法融入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实施分层分类精准普法,力求普法内容更具针对性,普法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在巩固传统普法阵地的同时,加强互联网技术、新媒体与法治宣传教育融合渗透,创新普法载体,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普法,营造良好的法治舆论氛围。
(二)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提高依法治区水平。要强化对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的督促、指导,持续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落实、见效,强化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业务衔接、信息共享,主动争取有关单位的支持配合,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持续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力源头治理,充分发挥各级调委会作用,大力推行全过程常态化监督,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聚焦惠企便民,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要加大公共法律服务的组织和宣传广度,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公众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以人民满意为目标,科学整合律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为乡村经济活动把好法律关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坚持农村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持续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持续优化村屯“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实效,着力培养一支群众身边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队伍,推进乡情、法理双管齐下,推动农村社会事务依法、民主管理。
(四)深化依法行政,探索完善法律顾问制度。要提高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的推行力度,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特别是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法律顾问参与行政事务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探索建立区级法律顾问库,按照人岗相适、供需匹配原则,结合部门实际法律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在执业律师、专家学者和公职律师中遴选聘任法律顾问。健全对法律顾问配套的考核、测评机制,形成以司法行政机关为主导、以优秀法律服务机构为主力、以法律服务需求单位为阵地的“一站式”工作新格局。
(五)持续固本强基,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要加快法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锻炼,建立完善激励措施,争取上级支持解决基层司法所人员空缺和法律专业人才欠缺问题,持续鼓励、支持在职干部职工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提高干部职工法律素养。持续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加强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业务指导,提升法律服务效能,努力建设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司法行政干部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