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讲稿:深刻把握“两个大局”与“三新”的逻辑关系

更新时间:2022-10 来源:网友投稿

2021年x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也明确提出了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战略要求。一方面,三新是针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系统性战略规划;另一方面,只有在统筹两个大局的高视位下,才能更好地落实三新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从历史维度把握“两个大局”与进入新发展阶段之间的历史逻辑

任何重大战略思想的出现、重大战略决策的提出,都是基于特定时代背景及国内国际发展环境作出的回应。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辩证看待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始终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现代化事业向前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之三新的提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与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进程进行再认识的产物,尤其是基于两个大局时代特征的战略选择。在统筹两个大局时代条件下,从历史方位把握其与新发展阶段之间的历史逻辑,揭示三新的历史必然性,是以大时代观、大历史观分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历史延续性及未来走向的应有之义。

两个大局下,新发展阶段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必然接续。能否科学认识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理论前提。

而针对时代背景及历史条件对中国发展阶段作出恰如其分的定位及展望,是我们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的理论课题。党的十三大曾明确指出:清醒地认识基本国情,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极端重要的问题。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报告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准判断。党的十八大在回顾和总结之前经验和成就的基础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站上新台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两个xx周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是党面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

---此处隐藏11160字,下载后查看---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变要求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上升,依托国际大循环的发展模式在新发展阶段不再占据优势,需积极寻变。提供能够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打通中国市场供求渠道的现实要求,中国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注重进一步挖掘内部需求,以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求链应对需求之增长,推动构建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大循环、国际大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为深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制度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并非单纯用以缓解现实状况的权宜之计,而是综合考虑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后确定的中长期战略方针。作为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为真正努力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突出扩大内需战略基点,顺应国内投资需求新变化新机遇,进一步拓展投资需求,既要抓紧补齐传统基建短板、发挥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作用,也要合理扩大新基建规模、注重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同时应更注重内需推动国内经济良性循环,强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市场动力;需突出强化有效供给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供给侧改革、增加高质量有效供给,夯实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物质基础;需突出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如构建现代大交通网络与物流网络,完善全国统一市场体系、利用数字技术改造升级流通体系、提高流通服务功能等,畅通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