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下,摒弃过去偏重以经济标准作为衡量乡村价值的单向度评价指标,直面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发展诉求和乡土中国的历史现实,所提出的科学论断、理论判断和行动指南;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国路径,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国方案。
深刻认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大意义
新世纪以来,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国家战略,经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人”的新农村-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愈来愈显示出乡村建设中对于“人”的重视,以及农业农村总体性发展的建设路径。可以说,实现乡村建设主体的全面健康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本质要求;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只有不断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才能更好、更快、更高效地推动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的发展。在此种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说,乡村文化兴则乡村兴,乡村文化强则农民强;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甚或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必将有效提升农民思想境界,提振农民精气神,提高农民生产生活价值,实现中国农民的品格重塑和中国农村的和谐稳定,推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表明,谋求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健康,必须改变就经济谈经济的狭隘思路,必须变“输血”为“造血”,必须处理好“富口袋”与“富脑袋”的关系。而事实上,只有“富脑袋”,才能真正实现“富口袋”;也只有“脑袋”真正富有了,“口袋”富才具有可持续性。在当前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决定优胜劣汰的竞争性要素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知识性、技能性、创新性要素成为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力量。乡村经济要发展,乡村产业要兴旺,就必须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到,乡村产业兴旺并不意味着对城市经济的简单模仿或机械复制,而是立足于乡村文化传统的视角,探索具有中国乡村特色、乡村属性、乡村风格的经济发展路径。可以说,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重要动力和持续动能。
---此处隐藏1136字,下载后查看---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重要支撑。构建乡风文明的乡村共同体,既要立足于村落本身的地域文化属性、家风民风村风传统和道德伦理习俗,又要契合现代精神诉求、文明发展必需和现代文化向度。只有尊重民风民俗,乡风文明才能接地气;只有契合现代文化精神,乡风文明才能促文明。同时,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生产生活空间,不仅需要建设利于生态循环、生态保护和生态友好型的产业体系,需要提供健全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更需要尊重乡村的文化传统、地域特色、产业属性和审美诉求。只有和谐健康、自然素朴,才能更加生态;只有设施完善、服务优化,才能更加宜居。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切实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既需要全社会范围内的法治氛围和导向,更需要提升农民的民主素养、治理能力、法治水平和道德水准。可以说,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重要基础和内在支持。
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步伐
新时代要有新理念、新气象、新作为。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步伐,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国路径,不仅仅是一种战略与策略选择,也已成为影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议题。因此,必须纠正以往重物不重人、重量不重质、重经济不重文化的单向度发展理念,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想高度,切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既要注重物质投入的硬件建设,更要重视提高乡村人口素质的软件建设,真正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和能力。必须统观乡村振兴战略全局,坚持优先发展、融合发展思路,从思想理念、顶层设计、组织保障、资金投入等方面入手,充分整合政府、社会组织、村庄和农民等各方面的力量,充分激发与发挥各方面的活力和能量:要强化意识形态特性,明晰乡村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要总结历史现实经验,建构乡村文化内质的民族特色;要更新思想理念,正确认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要强化顶层设计,深化乡村文化建设国家发展战略;要创新组织形式,完善乡村文化建设人才体系;要加大资金支持,探索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管理模式;要整合文化资源,构建乡村文化建设立体网络;要搭建文化活动平台,营造乡村文化的生成发展空间;要拓展媒介传播渠道,增强乡村文化要素的辐射力度;要加强考核力度,建立健全乡村文化建设考评体系。
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文化本身的胜利,也代表着亿万农民在文化精神上的认可。所以,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把握乡村文化建设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创造性,致力于乡村文化整体的开放性、精神内涵的民族性、文化特质的地域性、审美趣味的现代性、表现方式的融合性、文化元素的丰富性、文化品格的高尚性,不断探索“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甚至“脑袋比口袋更富有”的乡村文化振兴路径,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能力,培养培育新时代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爱农村、爱农业的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