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更新时间:2023-02 来源:网友投稿

00后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为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潜力的种子,让他们能够走得更远更有力,加强学风建设就是实现人才兴国最坚实的一步。培养人才不应该只停留在在校期间,更应该是影响他们终身的精神,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这才是注重精神和内涵的社会主义教育,才是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明确强调高校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如何根据时代特性和学生特征培育大学生学风精神开展学风建设工作,如何解决接踵而至的各种挑战,是每一个在校老师重视并亟需解决的问题。00后大学生作为目前在校生主力军,其鲜明的特点为学风建设带来新挑战和新课题。因此,如何以人为本,完善大学生学风建设工作,培养共圆中国梦的时代新人的任务,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

一、高校学风建设的科学内涵

高校学风建设的内涵既是师生在长时间教育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的稳定治学精神、态度、方法,同时也是师生心理与行为在治学方面的主要表现。对高校学风科学内涵的理解,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纵观不同解读,

主要观点集中在狭义与广义之别。有研究者表示,学风是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总和,它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有学者认为,是高等学校为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淀形成的、被高校学生共同认可且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其外部表现形式为一定的治学精神、治学原则和治学态度,并对处在环境中的个体产生影响的一种氛围〔2〕。总的来说,大学生学风是种理念,反映的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这种理念也影响着大学生思维方式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它支配着大学生的意志,最终形成稳定的能力和行为表现〔3〕。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学风建设是高校的主题。学风的优劣影响高校向双一流学校迈进的脚步,同时也影响高校发展与精神的传承。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阵地,加强学风建设工作是十分必须的,有如积极打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都是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加强学风建设,有助于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价值观。

二、“00后”大学生的特点

(一)受网络影响大

00后大学生非常热衷于活跃在网络世界中,享受着互联网高度发展带来的便利,追求虚拟世界带来的精神食粮,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角度往往受网络影响非常大,被动处于各种社会思潮交汇的中心,当思想观念受到多元文化冲击的时候,容易对马克思主义信念产生动摇,暴露立场不坚定、理想信念薄弱等问题。

(二)交流沟通能力弱

0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里,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成为他们主要的沟通和交流场所,随之带来的就是他们在网上注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他们现实场景中交流意愿降低,沟通能力减退,形成了网上话痨、网下沉默的小头像,变成生活在自己世界里面的社恐人

此外,现在的大学生们更愿意独来独往,把自己封锁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不愿意参加班级、学院或者学校的活动,从不会表达发展成不想表达。其一,心理问题,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心理、猜疑心理和冷漠心理等;其二,认知问题,人际交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日积月累的过程,00后学生们往往不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体会这种等待和付出的过程,认为成果更重要;其三,差异性问题,如地域差异、性别差异、群体差异等。

---此处隐藏16140字,下载后查看---

方位隐性教育。所谓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学风建设需要充分依托第二课堂开展,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如学习校史馆、红色专题展览馆、烈士纪念园等党风党史教育基地,让红色故事入心入脑,赓续精神血脉,增强家国情怀;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学术专题报告、经验分享交流会,营造书香校园文化和学术研究氛围;组织学科竞赛、假期实践、社会实习等,提升专业兴趣,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定期开展优良学风宿舍评比,打造宿舍作为学风建设第二阵地,全方位建设优良学风。

五、结语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后疫情时期,国内外形势、社会环境和学生群体特点的变化,对学风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新课题和新要求。学风建设工作始终要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把思想价值引领放在首位,依托新技术和新平台,配合完善的机制作保障,工作上做到聚沙成塔,生活上做到润物无声,学习上做到自强不息。渗透优良学风内化于心,鼓励学生知行合一,知人之所需,知我之所为,只有这样,优良学风才能繁茂成荫。

 

 

 5423。欢迎加入“,vip会员”,9000万字材料,轻松解决您的各类素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