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XX,毕业于XX大学财务学专业。20XX年选调来到XX,分配到省发展改革委工作,目前是省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二级主任科员。今年X月,有幸来到XX参加实践锻炼,任XX镇XX村党委副书记。我所在的XX村是曾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书记的革命先烈余泽鸿同志的家乡,目前正处于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的机遇期。能够在这样一片拥有厚重的红色基因和重大发展任务的热土进行锻炼,我倍感荣幸。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自身实践锻炼情况。
一是能力在实干中淬炼。基层是干部成长成才的沃土,从省级机关到基层一线,由原来具体的闭环线性事务工作执行者,转变为直面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服务员,我感到肩上实实在在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可能在别人眼中,我是省级机关下派干部和博士选调生,但我自己深知,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我仅仅是末学后进,唯有多向群众、领导、同事和实践学习请教才是立身之本。当前,我们村正值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省级村庄规划建设试点等重大中省政策机遇叠加的窗口期,截至目前已明确的全年投入资金将达XX万元。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最近我每天与镇、村干部一道,逐户走访,尽最大努力取得理解和支持,争取顺利完成搬迁工作,保证施工进度按计划推进。同时,到村
工作后,针对集体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现状,我主动请教原单位领导同事,共商解决对策,并利用自己专业和省发改委固投处工作的优势,在XX村返乡农民工座谈会上,深入分析投入产出,撬动信贷政策杠杆,推动返乡农民工、优秀乡贤先后投入资金***万元,成立旅游开发公司,为XX村发展红色旅游事业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为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探索出有效路径。
二是口碑在担当中树立。当前,正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节点,作为实践锻炼选调生,更应该在大事难事面前站排头、当标兵,做好群众的贴心人。还记得初到基层时,村民担心我是“镀金干部”,既不了解他们的切身利益也解决不了他们的实际问题,可谓来时没有期盼,走时没有挂念,从他们称呼我为“汪博士”就能感受到那一丝尊敬中带着的距离感。不过,通过这段时间与群众朝夕相处,特别是在余泽鸿故居提档升级工作中参与村民耕地、林地占用和房屋拆迁工作,让我很好地与群众拉近了距离,从以前需要村干部带着我才能走村入户,到现在村民愿意直接邀请我到家中吃饭,我也变成了他们口中的“汪书记”。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事关群众利益的事,必须在政策、法律和情理中找到最大公约数
---此处隐藏1201字,下载后查看---
,只要让群众感受到我们是真心站在他们的角度为大家谋福利,那么很多事情都迎刃而解。比如,村上道路硬化扩宽要占用村民林地,是按成片竹林标准还是零星竹林标准补偿?对此,我们积极建议党委政府按照补偿金额多的标准实施,实际操作的结果也表明,由于每亩多补偿一两百元的方案让群众满意,群众在没有政府投入的情况下都自发组织劳力先行挖好路基,加快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也帮助政府节约了施工成本。
三是初心在服务中筑牢。为民服务,是******提出的好干部标准之一。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有为民情怀、公仆意识。在原单位工作期间,我们都有极强的处室荣誉感,常年无休处于“满负荷”状态。下派前我认为基层工作相比处里应该轻松不少,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特别是当前余泽鸿故居的提档升级工作,基层干部为了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经常在群众家中摆谈到深夜,为了取得群众的理解,可以翻查十几年前的资料解决群众的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日不归家、周末不休息成为了常态,我被基层干部扎实的工作作风所感染,更加坚定的,跟着他们一起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尽最大努力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经历这些实实在在的基层工作锻炼,同时也得益于基地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机制,不仅在初来之时为我们提供了选学菜单,明确每季度应该学什么、做什么,而且在锻炼的全过程中,还能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培养,我现在正逐步成为一名“说得土话、走得土路、喝得土酒”带着泥土味的村干部。但我深知与组织的期望、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
差距,下一步我将努力对标补齐。在此,我也想结合自身经历对基地组团锻炼谈点个人建议,建议可针对纳入市级及以上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的试点村或省市层级重大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村级组织,采取将不同单位或省市两级的2—3位选调生组团锻炼,这样可有效提升不同单位或省市两级的协同合力,形成1+1>2的效果,同时也给了下派选调生更多互相学习、互相督促、互相合作的机会,更好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基层工作重在实干,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必须时刻将群众的安危放在心中、群众的困难记在脑中、群众的利益捧在手中,用初心坚持,用实干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