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党课讲稿: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更新时间:2023-07 来源:网友投稿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重在使领导干部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成为运用这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行家里手。围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其中,第六个必须坚持是“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GCD人独特的精神品质,其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既要求我们从社会发展规律与文明更替中理解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积极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又要求我们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认清资本主义存在的暂时合理性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进而以胸怀天下的博大情怀努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一、坚持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天下观蕴含着中华文明以包容、和平等视域构建自身与异域文明的关系,致力于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促成世界更加公平有序的卓越境界与智慧。中华文明之中的"天下"

意识,形成了中华文明对天地万物和自身存在进行观察和审视的独特“天下”视角与朴素的伦理观,通过“以天下观天下”,“行道于天下”以“求天下太平”。这种朴素的认知在马克思主义的加持与激活下,更加璀璨夺目,既对传统天下主义实现“去等级化"的扬弃,又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上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为人类共享普遍的新文明确立了新的时代坐标,开出了开放、和平、包容、兼容并蓄的文明发展“药方”,为一种文明善待差异、吸纳借鉴其他文明、实现自我超越或殊途同归提供了方法论。

(一)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的全球视野

---此处隐藏7390字,下载后查看---

(三)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的最好理论武器,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甄别、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把“中华文明”摆放到"世界文明"之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放到全球理论体系之中,既要守正,更要创新,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GCD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

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闪耀世界,让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融入、引领世界思想进程。

(四)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总书记指出:“世界又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坚信,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让我们坚定信心,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人类到底能不能实现“环球同此凉热”的"太平世界"?美好的世界离不开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平等相待、互商互谅"应成为世界各国平等交往的真谛。如今,世界已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要想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就更加需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这需要各国联手作为,才能更见成效。我们要继续坚持胸怀天下,顺大势、行大义、谋大同,不断拓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路径,矢志不渝将这一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继续彰显“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担当,增强将人类社会建设为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信心和力量。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