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县主题教育活动相关要求,县审计局对县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向县工信局了解了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状况,到5个民营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到9个部门单位进行了解座谈,主要从促进民营企业降本减负、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支持壮大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深入了解了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及所存在的困难、问题,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民营经济运行情况
2022年,全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33.3亿元,同比增长8.7%,占GDP的比重为90.5%;第一、二、三产业民营经济分别实现增加值25.95亿元、92.48亿元和74.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9.4%和9.9%。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41.99亿元,同比增长9.7%。完成民间投资58.2亿元,同比增长35.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5.1%。
2023年1—9月,全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74.39亿元,同比增长8.9%。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7.52亿元,同比增长11.7%。截至9月末,全县现有民营企业5513户(其中,今年新增394户);实现民间投资42.99亿元,同比增长50.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91.1%;社销零85.22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民营经济纳税5.09亿元,同比增长1.4%。
二、主要举措及成效
---此处隐藏7560字,下载后查看---
(三)营商环境仍需改善,企业获得感不强。一是环境不优。硬环境方面,我县园区规划和建设水平还不高,缺乏大而统、承载力强、城市功能配套完善、条件优越的大园区。现有的青东坝、黄家坝、南寺坝、潘家坝等工业园区规划起点不高、承载容量有限、产城融合缓慢,资源得不到整合共享,新建的五里梁工业园区正在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尚未形成规模。软环境方面,一些政府部门对民营经济存在一些偏见,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在调研座谈中发现,过半数民营企业对于各级简政放权、减免税费、降低成本和鼓励民间投资等优惠政策的获得感不强。二是诚信政府形象有待加强。个别政府部门为了招商引资、形象进度,滥用权力或不规范运作,致使一些承诺事项无法兑现,影响了民营企业投资发展的积极性。
四、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强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一要提高认识。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认识,增强执行本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破解存在难题,不断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建议成立县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协调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工信局。建立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加大供给,强化要素保障。一是破解融资难题。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快推进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新型城镇化基金,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融资保障。不断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促进融资担保体系不断完善,将更多金融“活水”引向民营企业。认真研究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关于创新投融资体制的相关政策,用足用活PPP融资模式和棚户区改造融资政策。二是保障土地供给。增强政府土地收储能力、供给能力和管理力度,充分利用土地现行政策,挖掘土地潜力,在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的同时,盘活土地存量。打好土地供应的提前量,保障民营经济重大项目用地需求。三是引进培育人才。加大对人才引进培育的财政投入,加强“引、育、用、留”人才体系建设。鼓励民营企业采用股权激励、期权激励、技术入股、成果奖励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民营企业发展。
(三)加强引导,提升企业素质。一是加强我县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对民营企业家特别是年轻一代开展相关培训,全面增强企业家的创业能力。二是推动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治理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的要求,依据市场规则,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推进一批民营企业的企业制度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建立治理规范、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强化民营企业信用建设。大力打造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立民营企业诚信信息记录的政府平台,开放整合各部门的信用数据,明确各级各部门的信息共享规则和开放责任,适时向社会公开,构建“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