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完善便民服务体系的情况汇报

更新时间:2024-04 来源:网友投稿

(一)统筹布局,全面重构便民服务体系。改革前,我县便民服务体系由63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1042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构成。改革后,由33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30个便民服务站、462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和580个便民服务点构成,平均每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力量由4.5人增加到9.2人,增长104%,便民服务网点数量没有减少,服务工作持续稳定。

(二)统一规划,稳步推进便民服务工作。今年5月,由县委组织部、县行政审批局、县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镇(乡)便民服务中心(站、室)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对乡镇便民服务场所建设、服务行为、人员配备、制度建设、印章管理提出了“五个规范”的要求,推动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三)扩权赋能,提升镇(乡)便民服务能力。按照“放得下、接得住、办得好”和“应放尽放”的原则,通过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委托乡镇办理行政审批事项36项、公共服务事项46项,初审转报类公共服务事项34项,村(社区)代办服务高频事项12项。许多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在乡镇即可办理,乡镇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兑现了“乡镇撤并、服务不减”的承诺。芦溪镇自改革以来,办理行政审批业务614件,办理公共服务事项共2万余件,办理初审转报类公共服务事项共1万余件。

(四)积极探索,完善村级民事代办制度。聚焦村级便民服务短板,在村(社区)建立便民服务室,在被撤并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点,探索建立民事帮办、代办制度,通过“定时办”“预约办”“上门办”“在线办”等多种形式,着力解决空巢老人、孤寡残疾等特殊人群办事难问题。如西平镇建林驿村五里便民服务点运行一个多月来,代办土坯房拆改补助申请10件、代办外出务工证明20人次、上门采集退役军人信息40余人次,日均接受群众政策咨询5次以上。

(五)与时俱进,努力创新便民服务方式。针对乡镇便民服务人员调整多、变动大的特点,组织开展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用专项培训,扩大政务服务平台使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以信息化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如建平镇前锋便民服务站建立的“建平镇前锋社保专号”通过各村(社区)AAA矩阵群,帮助外出务工、在外居住人群办理变更档次、卡号、生存认证、业务咨询等业务,现有AAA好友331人,开展社保业务咨询等228次。

---此处隐藏2108字,下载后查看---

(一)分类实施被撤并乡镇便民服务站建设。以“60分钟服务圈”为半径,距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超过一定距离,且交通不便的,如我县菊河、双胜、广利、黎曙、幸福等地,应在进驻事项、人员力量、场地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做实被撤并乡镇便民服务站,避免群众办事难。对于交通便利、便民服务中心能够实现全域“60分钟服务圈”的,如我县花园、双乐等地,当地D委、政府应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被撤并乡镇辖区村(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被撤并乡镇便民服务分中心调整方案,经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后实施,确保“点位减少、服务不减”,预计。

(二)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按照市上要求,开展“四减一优”(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和优化服务),按照事项标准化“四同”要求(即事项名称相同、办理材料相同、办理条件相同、办理流程相同)规范统一办事流程,规范全县所有乡镇办理事项的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审批环节、审批标准、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围绕代办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特色服务,争取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三)推行数据共享,搭建网上平台。在精简办事材料、推行数据共享的基础上,重点对群众办事的高频服务事建立统一的共享数据库,对办事数据进行打通、归集、共享、对接,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办事通办、即办和秒办。推广绵阳市“一网通办”平台和天府通绵阳站点,发动广大基层群众下载、注册、使用,提高网上办理率。通过建立AAA群、官网等方式,提高在线咨询、指导、帮助等多种服务,响应群众需求,辅导线上办事。

(四)精准下放审批事项,提升乡镇服务能力。一是梳理委托事项清单。按照“放得下、接得住、办得好”的原则,再次梳理出“农村村民宅基地审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办理”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便民审批事项36项,编制《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目录》。二是完善审批服务机构。设立乡镇人民政府行政审批办,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审批服务专窗,负责行使县政府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办理的行政审批权力。三是统一审批服务印章。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专窗启用“审批专用章”,在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便民审批服务不再加盖其他印章,减轻群众多头跑路盖章的负担,解决乡镇“万能章”的问题。

(五)加强日常监管,促进服务质量提升。落实“七个”管理制度(即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责任追究制、代办服务制、信息公开制),做好“四个公开”(即办事程序公开、依据公开、时限公开、结果公开);对便民服务中心(站)设立意见簿、投诉举报箱、公布投诉电话,方便群众提出意见建议和投诉举报,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便民服务监督检查,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