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4-05 来源:网友投稿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根本观点。方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早在1843年,当马克思还处在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转变时就明确宣布:“我不主张我们树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7。恩格斯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多次批评过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学理主义和教条主义态度。在他的晚年,即1895年3月,他在致韦尔纳·桑巴特的信中还在重复和强调这一思想,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691从我们D的历史来看,D的几代领导人都十分强调和重视方法的重要作用。D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把的方法概括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并且称为思想的活的灵魂,表明了方法问题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重要意义。

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我们D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

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确立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目标定位;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做到意识形态建设“内容为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研判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创新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必须坚持D的领导,意识形态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和维护“两个确立”。这些重要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一个系统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体系,从根本上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

本质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意识形态既具有鲜明的D性,又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是D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鲜明的本质特征。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才能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

首先,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D性。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D性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的属性。因为它不但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和发展方向,同时又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并不是像有的人所污蔑的那样是什么“意识形态的说教”。《共产D宣言》就是“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D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是公开宣示自己的鲜明D性的伟大著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D对意识形态领域各项工作的领导,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一定要坚决遵循D的政治路线,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把D的旗帜、意志、使命作为自己的旗帜、意志和使命,坚持在D爱D、言D、忧D、为D。高扬D的理想信念的旗帜,确保各种意识形态阵地都必须姓D、姓“马”、姓社,做到旗帜鲜明、一丝不苟。要牢记世界社会主义曲折历程中有些马克思主义政D放弃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导致土崩瓦解的惨痛教训,自觉同D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要始终铭记D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就是靠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组织上的严密、行动上的一致。意识形态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增强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要学好D性教育这门共产D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和“心学”,牢记“D性就是最大的德”,严守D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切工作紧紧围绕D中央决策部署进行,决不能犯方向性的错误。

---此处隐藏11216字,下载后查看---

指出:“D管宣传、D管意识形态、D管媒体是坚持D的领导的重要方面。”40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长期、尖锐、复杂的,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时刻都在与我们进行殊死搏斗,企图颠覆我们D和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历史和现实表明,意识形态工作关系D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决定D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对我们D加强执政能力和保持先进性的严峻考验。我们必须从D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能够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坚持D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高度的清醒和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必须树立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意识,加强意识形态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牢记坚持D的领导是搞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保证。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大考”。

(二)D的领导主体是一个多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由D的各级组织、领导干部、全体D员构成的主体体系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全D动手。在意识形态战线上,D的各级组织肩负着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是进行意识形态战斗的堡垒和指挥部,必须当好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敢于担当,不辱使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不能当“甩手掌柜”,要种好“责任田”,站在第一线,敢于到风口浪尖上进行斗争。D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带头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D和人民的手里。D员是D的肌体的细胞,D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靠千千万万D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的,D的执政使命是靠千千万万D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的。意识形态工作作为D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如此。我们既要充分发挥D的各级组织和干部的作用,更要教育引导广大D员坚定理想信念、调动广大D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打好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仗,彰显中国共产D的无坚不摧的历史伟力。

(三)坚持D的领导的主体性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D的重要历史经验。人民是我们D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我们D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伟大的中国人民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大地上发生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这个社会历史主体所创造的。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D的坚强领导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用不懈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持D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性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完全一致的。在新时代,坚持和加强D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最根本的是坚持“两个确立”。“两个确立”是新时代D的重大政治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体现了D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只有坚持和维护好“两个确立”,才能建设好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研究报告.doc》
   推荐度:
一键复制下载本篇下载全站
 登录  注册 

5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199元/无限下载
1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89元/无限下载
终身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279元/无限下载
单篇下载
单次下载
8.9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限网站充值用户

点卡激活的用户,点击这里联系客服找回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