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重点任务调度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更新时间:2024-11 来源:网友投稿

多方联动,建强“责任链”。加强流动党员全链条全覆盖全周期管理,压实责任、摸清底数、强化跟踪,确保流动党员有效管理到位。建立全链条责任体系。出台流动党员管理“八个一”制度,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党(工)委负责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具体实施”的工作体系。实现全覆盖摸底排查。采取电话联系、入户走访、寄发信件等方式,对流动党员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三找”活动,建立“一人一档、一村(社区)一册、一乡(镇)一账、一县一库”梯次台账,切实做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流动时间、流出地点、从事职业、联系方式“五个清楚”,确保“流动不流失”。构筑全周期跟踪服务。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流动党员管理,建立健全外出报告、承诺事项、定期思想汇报、及时督促提醒等制度,构建行前、日常、返乡全周期跟踪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共有4252余名流动党员纳入动态管理。

---此处隐藏711字,下载后查看---

凝心铸魂,拓宽“教育链”。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持续做好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完善线上“送学”。依托“学习强国”“红星云”“邵阳党建”“绿洲红星”等平台和AAA群打造“掌上课堂”,通过推送学习资料、党政方针、行业动态、实用技术,帮助流动党员克服工学矛盾,实现随时、随地、随身学习,累计开展线上“送学”1180次。抓实线下“补学”。利用春节、清明等节假日“返乡潮”契机,通过座谈会、“微课堂”等形式进行“补学”3514人次,及时为流动党员“蓄能充电”。依托邮寄“助学”。创新“邮寄助学”形式,今年来为流动党员邮寄支部学习计划、学习书目、学习资料等“红色包裹”4252次,发放各类书籍2万余册,确保流动党员不缺课、不漏学。

强化保障,织密“服务链”。因地制宜建立平台,及时纾困解难,提供便捷服务,推动管理与服务有机融合。完善管理服务平台。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点235个,“一对一”为流动党员办理人才对接、党组织关系转接等事宜,方便流动党员“找组织”,让流入党员有家有学有作为。畅通沟通交流平台。不断畅通“流出地+流入地”双向协调组织体系,累计与全国各地流入地党组织交流121次,共享信息200余条。搭建政策咨询平台。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公安、人社、民政等单位参与的流动党员联动管理服务体系,依托各基层党组织AAA群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医疗、社保、法律等咨询服务等服务2000余次。

优化制度,健全“管理链”。健全完善“外出报备”“结对帮联”“积分考评”三项制度,促进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优化外出报备制度。完善流出地报备、流入地报到、定期报告“三报”管理办法,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实现党员“去向明”、流出“不失联”。优化结对帮联制度。按照“1+X”模式838名支委成员结对联系流动党员4252人,及时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动态、工作状态,定期联系重点了解就业和生活中的困难。今年来,对流动党员开展“五必访五必记”一对一结对帮扶3213次,为847户有“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庭存在困难的流动党员家庭提供志愿服务1612次。优化积分考评制度。围绕工作学习、党费缴纳、参与活动、贡献作为等内容,建立基层党组织管理和流动党员积分考核两张清单,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党支部和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担当作为,延伸“作用链”。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活流动党员担当作为引擎,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创新推介宣传平台。充分发挥流动党员推介优势,号召流动党员宣传好、推介好家乡美食美景、民俗文化等,提升家乡知名度和影响力,1024名流动党员累计参与家乡推介3000余次。搭建招商引资平台。邀请有能力、有声望、有资源的流动党员组成“流动乡贤智囊团”,组织开展提供一条信息、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方产业、带富一批群众“四个一”活动,助力家乡发展。132名流动党员参与项目、产业等26批次,每年为集体增收15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完善回馈家乡平台。通过召开流动党员返乡座谈会、开展“我为家乡发展献良策”征集活动,4252名流动党员为家乡建言献策5000余条。同时设置“流动党员先锋岗”,充分激发流动党员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2045名流动党员利用节假时间,回村认领志愿服务岗,服务群众4240人次。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